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读懂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背后的民生福祉(民生一线·两会热词怎么看)

2025-03-13 06:01:00

来源:人民日报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什么?其提高有什么意义?各方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应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均预期寿命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值,指在某一时期各个年龄段死亡率不变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通俗地讲,人均预期寿命是当年的新生儿,按照当年的各个年龄段死亡率生存下去,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年龄段的人死亡率会逐步降低,人的实际寿命就会延长。当前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但2024年的新生儿实际的平均寿命可能会更长。”石人炳说。

  “预期寿命和平均寿命不同。前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刚出生,按照当前的社会医疗条件、死亡率水平,一生平均能活多少岁,是一个预测值,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建介绍,如果医疗技术进步使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会相应上升。

  在不同性别方面,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比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要长,并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差距越大。石人炳介绍,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社会保障、科技发展水平、基因等。

  “生物学优势方面,雌激素能够保护心血管,女性免疫系统更强;行为差异方面,男性更多吸烟、酗酒、高危作业等;社会角色方面,一些男性不愿表达心理问题,这也使得男性的抑郁症死亡率更高。”吴建解释。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代表了什么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吴建认为,人均预期寿命代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说明医疗条件、环境卫生、生活质量越好。计算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帮助政府做决策,比如养老金要准备多少年、医院该重点防治哪些疾病等。

  雷海潮介绍,在对53个中高收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统计中,中国排名第四;在G20国家中,中国排在第十;即使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仍然超过21个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这说明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健康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

  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5个省,上述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是明显的。我们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持之以恒。”雷海潮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水军认为,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结果,体现了国家医保政策与健康中国战略在全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也预示着老龄人口的增加。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各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

  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石人炳认为,长期来看,需要制定并落实好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提高生育水平,从而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前预测和规划如养老金赤字、护理短缺、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也要加强研发和投入‘人工智能+养老’‘人工智能+就医’等新科技和新模式,解决老年人在陪护、紧急救助、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石人炳说。

  张水军建议,可以通过增设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普及防病知识,使老年人既延年益寿又活得幸福有尊严。

  我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作出顶层设计。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越来越多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提出需求,这就需要推动养老服务向全体老年人拓展。”陆治原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精心设计“桃色剧本杀”、威逼利诱达成“合作”……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身陷迷魂阵 沦为阶下囚  ——《反间谍法》普法提示(十二)  “先生,这样的照片,您也不想被登报公开吧?”面对来自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明晃晃的威胁,张某悔恨不已,却也无计可施。  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我某驻外...

    时间:03-13
  • 豫灵镇产业链中的三省“基因”(神州看点)

      黄河“几”字弯,连缀多省份。   依偎在“几”字臂弯里的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沉淀着晋陕豫三省文化的“基因”。   凭借特殊地缘优势,豫灵镇近年来在跨省合作、区域协调发展中走出新路子...

    时间:03-13
  • 医学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图①:邢念增(右)在操作腹腔镜手术。  图②:邢念增在义诊。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图①:邢念增(右)在操作腹腔镜手术。  图②:邢念增在义诊。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

    时间:03-13
  • 国家药监局:我国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药监局12日表示,2024年我国芬太尼类药品出口量为12.3公斤(以芬太尼类物质碱基计),主要出口至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截至目前,我国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

    时间:03-12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2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工作。 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

    时间:03-12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

    时间:03-12
  • 春游踏青 这份安全攻略请收好

    天气回暖,春意盎然,又到了春游踏青的时候。 需要准备哪些物品?春游如何做好安全管理?这份攻略请查收! 人民优选来了—— 本期指导专家:中国登山协会高级山地户外指导员、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 杨槐海...

    时间:03-12
  • 森林覆盖率超25% 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欧阳易佳)今天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

    时间:03-12
  • 国台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充分体现三个“从未改变”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赵博、尚昊)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