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硬核设备+无缝守护”为航天员铺就平安归途

2025-04-27 09:29:2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4月25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的搜救力量展开了最后一次的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4月25日10时许,地面搜救力量指挥车、搜索车、处置车、医监医救车等近百台车辆装备,分多路向待命点集结。14时30分,在接到北京中心通报返回舱落点作标后,空中分队5架直升机精准降落在返回舱周围,按程序进行相关处置。

  14时45分,地面分队抵达现场后,模拟开启舱门、抬送航天员出舱……搜救队员反应迅速、操作精细,确保出舱时机、舱外适应、转运护送等工作严谨科学、万无一失。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几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将耗时约50分钟。目前,东风着陆场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条件。

  与时间赛跑 架起天地间“第一链路”

  播放视频

  画中画

  神舟十九号即将返回的东风着陆场是一片约为1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没有网络信号覆盖,卫星通信是着陆现场唯一的通信手段。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分队有这样一支队伍,承担着返回舱着陆后的天线组装、卫通链路建立、图像、语音业务开通等工作,他们就是卫星通信分队,为任务指挥决策铺就一条“信息天路”。

  画面中与开舱手同时到达返回舱预报落点的,就是担负此次神舟十九号搜索回收任务的地面卫星通信团队。在返回舱着陆后的“黄金十分钟”内,他们要利用手中的便携式卫通设备将现场画面第一时间传回北京指挥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龙坤明介绍,东风着陆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非常适合飞船着陆。但也因为大部分属于无人区,通信基础条件薄弱。他们采用在着陆现场架设卫通设备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航天员回家的画面传输到全国观众面前。同时,也保证前方搜救分队和任务中心的调度连续稳定、电话畅通。

  想要在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戈壁滩建立起一套独立的通信装置并不容易。虽然该设备具有快速部署、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等特点,但队员们不仅要根据返回舱姿态选择合适的架设位置,还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体化主机、天线、摄像机电话等附属设备的组装。

  最后一棒精准接力 大树里测控区护航神舟

  播放视频

  画中画

  神舟飞船顺利回家,离不开测控系统的精准护航。在东风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树里测控区正在以“多雷达接力”的模式追踪返回舱动态。作为地面跟踪的“最后一棒”,这些曾保障火箭发射的“戈壁天眼”,将以厘米级精度持续锁定飞船,为航天员铺就平安归途。

  “雷达跟踪正常”这句熟悉的口令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大树里测控区。作为飞船返回测控链中的最后一环,能否“第一时间”准确捕获、定位返回舱,对预判返回舱落点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飞船的“引路人”,技术人员先后对雷达进行了3次升级。不仅运算速度提升至毫秒级,还能凭借雷达自身的“超级动态视力”追踪到返回舱从再入大气层到开伞后的实时动态,相当于在百米外看清头发丝的摆动。

  除了“硬核”设备,测控团队的操作手更是练就了“手稳心定”的绝活,通过模拟训练和半实物演练,他们能够在1秒内精准捕获目标,并迅速判断数据异常。

  除了大型雷达,着陆区还配备了便携式光学设备,这些“小个子”能在可视条件下辅助拍摄返回舱实况,在着陆瞬间为搜救队员提供第一手影像支持。

  • 相关阅读
  • 赖岳谦夫妇沿长江三峡寻踪中华文化 鼓励台青多来看看

      中新网重庆4月27日电 题:赖岳谦夫妇沿长江三峡寻踪中华文化 鼓励台青多来看看  作者 梁钦卿  “历史文化是两岸的纽带,未来是共同的愿景。唯有携手同行,方能实现‘山海皆可平’。”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和夫...

    时间:04-27
  • 河南省南阳市委原书记朱是西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4月27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河南省纪委监委对南阳市委原书记朱是西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朱是西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官迷心窍、利令智昏,结交政治骗子,搞...

    时间:04-27
  • 当画法遇上算法

      图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海报。">  图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海报。  正如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图像时代的到...

    时间:04-27
  • 太空美术演绎极致浪漫

      今年4月24日,我们迎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尽管人类借助航天科技探索太空不过数十年,但艺术家们畅想地外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已出现绘制于建筑和各类器物上的星图,西方文艺复兴以...

    时间:04-27
  • 劳动美学回归生命体验(艺坛走笔)

      在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各类劳动主题美术作品展汇聚馆藏经典、当代新作,以劳动者形象为主体,铺展一幅热烈壮美的劳动画卷,引人思考劳动美学的深度与广度...

    时间:04-27
  • 为民族呐喊的抗战强音(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图一">  图一  图为“星火归聚:现代版画会与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展厅一景。  广州美术学院供图">  图为“星火归聚:现代版画会与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展厅一景。  广州美术学...

    时间:04-27
  • 门楣之上家国情(人文茶座)

      青砖黛瓦间,古朴的匾额在光影中苏醒:在湖南湘阴柳庄,一方“天地正气”匾讲述着左氏家族心怀家国、淡泊明志的家风;在江西吉安富田镇,文丞相祠中那方“仁至义尽”匾,映照着文氏后人的一片丹心;在山...

    时间:04-27
  • 清理河道 扮靓乡村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罗家地村,青年党员志愿者在村河道清理杂物垃圾、打捞河面漂浮物。   陈海伟摄(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7日 05 版)...

    时间:04-27
  • 不该吃的饭不吃(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⑤)

      “五一”假期临近,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难免有些聚餐。哪些能去、哪些不能去,在哪吃、吃什么,党员干部应心明眼亮。  一日三餐,本是生活常事。然而,在有些场合,饭局的醉翁之意不在“饭”,而在“局...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