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青春扎根大地接上地气”(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2025-05-09 05:49:00

来源:人民日报

  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老年食堂,宋金慧(左三)询问老人饭菜口味。

  李青春摄

">

  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老年食堂,宋金慧(左三)询问老人饭菜口味。
  李青春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青年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阔画卷的重要有生力量。他们如何以新视野、新理念、新作为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青春活力、提供澎湃新动能?如何完善体制机制、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青年奔赴田野,并且留得住、干得好?

  本版今起推出“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系列报道,记者走近广袤乡村中的青年群体,展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敬请关注。

  ——编  者


  清晨,阳光还没完全铺展开,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的一天,已在老年食堂氤氲的饭菜香里苏醒。

  “来了您呐,张奶奶!”看到志愿者推着轮椅上的张树岭老人进来,村委会文书宋金慧——一个脸上还带着些许青涩,动作却格外麻利的95后姑娘,赶忙放下大勺,迎上去笑着凑近老人耳边:“今儿的糊涂面条,特意给您少放了盐,保管您能吃美!”张树岭老人眯着眼笑了,连声应道:“好,好!”

  这幅温馨的画面,如今已是大司马村的日常。而这份日常,是宋金慧和村里一群年轻人,用心血一点点“熬”出来的。

  和许多村庄一样,大司马村的年轻人多在外打拼,留守老人如何吃好饭成了村里的民生问题。宋金慧担任村委会文书不久,就接下了这个重任——办好老年食堂,让老人们舒心地吃上热乎饭。

  “光吃饱不行,还得让老人们心里也温暖。”宋金慧没急着定方案,而是揣着笔记本,一家家敲开了老人的门。她知道,老年人的口味念旧,那份“被人惦记着”的感觉,有时比山珍海味还重要。

  一圈走访下来,本子里记满了各种“想吃”:糊涂面条、杂粮窝头、菜团子……村委委员杨佳星看着单子,有点发愁:“这么多口味,咱食堂咋做?”宋金慧眼神却亮亮的,透着股韧劲儿:“是难,但‘老家味道’必须得有!咱要办的,是能让老人吃出‘家’感觉的食堂。”

  几天后,一张食谱贴上了村务公开栏,上面不仅有老人们点名的“心头好”,还细心地标注了少油少盐。月底的意见征询会上,这份菜单全票通过,老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吃啥,而是“明天谁家有新鲜菜可以送来”。

  村民们自发地把刚从地里摘下的蔬菜送到食堂来。“老人的肠胃‘金贵’,就得吃当季的、新鲜的。”宋金慧每次接过沉甸甸的菜篮子,心里也跟着沉甸甸的,那是乡亲们的信任。

  临近中午,食堂迎来了高峰。取餐、送餐,20多名志愿者——有村党支部委员张震、村委委员梁胜坤,还有党员、返乡青年和空闲在家的妇女,大伙儿端着托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每一位老人面前。

  食堂微信群里,关于爱心服务的“接龙”总是热热闹闹:“明早包饺子,谁有空来剁馅、和面?”消息一出,底下瞬间排起长队。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食堂后厨里,谈笑声、摔面声、剁馅声,汇成一曲晨间交响。

  看着老人们夹起一个个皮薄馅足的饺子,吃得眉开眼笑,宋金慧悄悄在工作日志里写下:“和‘夕阳’握个手,在柴米油盐里碰撞出火花,让青春扎根大地接上地气。”

  傍晚,就餐的老人都已回去,宋金慧和村支书张根山坐在食堂院里的小马扎上,复盘食堂的运营。

  “金慧啊,你可别小看这食堂。它不光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像个‘黏合剂’。你看,年轻人愿意回来出份力,在外面的能人捐钱捐物,老人们有了聚的地方,咱大司马村的心气儿,因为这个食堂,更齐了!”张根山的话意味深长。

  宋金慧深有同感:“以前总觉得乡村振兴主要是上项目、搞产业,现在我真切感到,把老年食堂这样的民生实事办好了,把人心聚拢了,村子才更有温度,发展才更有底气。”

  更让宋金慧欣喜的是,食堂还意外“带火”了老人为村庄发展出力的热情。这两天,好几个老人拉着她的手,像嘱咐自家孩子一样:“小宋啊,上次你说的那个老年活动室扩建计划,我看中!啥时候开会,俺们给你‘站台’去!”

  宋金慧笑了。她知道,当老人们从单纯的“被服务者”,开始主动为村庄发展操心、出主意时,这个食堂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日三餐。

  又是一天清晨,炊烟再次升起,混着田野里新麦的清香。宋金慧加快脚步走向食堂,那里,有60多位“家人”等着就餐,有十几个伙伴等着一起忙碌。青春扎根乡村的故事,就在这饭菜香里,一天天续写着新的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数智赋能 南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

      中新网南宁5月9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9日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时间:05-09
  • 为基因治疗装上“安全导航” 西电团队探索生物医药新赛道

      中新网西安5月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9日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邓宏章教授团队以创新性非离子递送系统,成功破解“毒性-效率”死锁,为基因治疗装上“安全导航”。  据介绍,在生物医药技术迅...

    时间:05-09
  • 西藏学者新书解码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中新社拉萨5月9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藏学研究学者巴桑旺堆9日在拉萨发布《新编吐蕃石刻集》(汉文)、《新编吐蕃碑刻和摩崖石刻》(藏文)以及《藏文史料中的历史地名考释》(藏文)、《清代治藏视域下的西藏贵族兴...

    时间:05-09
  • 跨越山海与时空的“红色之约”

      中新网厦门5月9日电 (杨伏山 陈素蜜)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征程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携手合作,谱写一段动人篇章。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共建签约揭牌仪式现...

    时间:05-09
  • 广西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算力枢纽

      中新社南宁5月9日电 (黄艳梅 黄祯光 覃颖知)2025年广西算力联盟会员大会暨智能算力应用大会9日在南宁举行,广西算力调度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广西构建中国—东盟算力枢纽取得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广西算力调度平台是...

    时间:05-09
  • 业界代表重庆探讨学科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

      中新网重庆5月9日电 (记者 周毅)9日,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四届年会暨“学科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与实践改革论坛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召开,全国26所师范院校、100余所知名中小学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代表...

    时间:05-09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与省市县“三级八方”形成合力深入推进法治协同

      中新网上海5月9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简称: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黄鸿鸿9日表示,面向未来,示范区执委会将协同省市县“三级八方”,深入推进法治协同,打造协同立法的“样板间”,推动重点...

    时间:05-09
  • 借力成渝优质教育 四川广安探索跨省域市域教育协同发展新路径

      中新网成都5月9日电(王爵 王林)9日,2025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安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在四川广安召开。  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委持续深化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支持广安市以“领办帮扶+指导帮助+友...

    时间:05-09
  • 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南开大学颁发

      中新网天津5月9日电 (记者 孙玲玲)记者9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近日,全国首批35张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式颁发,根据《天津市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取得该证书的学员可...

    时间:05-09
  • 青海省委统战部召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启动会

      中新网西宁5月9日电(记者 胡贵龙)5月8日,青海省委统战部召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启动会,对扎实推进党外人士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安排部署。图为会议现场。...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