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养老护理员落“沪”记(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2025-05-09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王程(左)和老人交流养生经验。

  图②:王程(左三)为养老护理员讲解雾化器使用方法。

  以上图片均为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提供

">

图①:王程(左)和老人交流养生经验。

图②:王程(左三)为养老护理员讲解雾化器使用方法。

以上图片均为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提供

“五一”假期,29岁的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员工王程得知自己获评2025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而在3年前,从事养老护理行业4年的他,拿到了崭新的上海户口本,成为上海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

虽说年纪轻轻就收获了许多荣誉,王程仍十分谦虚:“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未来要继续在养老服务行业深耕,做技能型人才。”

养老护理员也能作为重点人才落户上海

王程是四川平昌人,高考时,他选择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听家里人说我们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行业人才缺口大,就想着读这个专业好找工作。”

王程就读的班级是由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定向培养的。从大二开始,同学们每年都到福利院见习,从观摩了解到顶岗实习,20多名95后一起在养老护理一线长知识、受锻炼。

顶岗实习和入职之初,王程主要负责照护失智失能老人。他早上6点上岗,工作繁琐又辛苦:要扶抱老人几十次,为他们翻身、喂饭、擦洗身体、更换衣物。有一次上夜班,他在为一位没有行动能力的爷爷换纸尿裤时,爷爷控制不住小便,王程双手全湿了:“当时只想着来不及了,不要弄脏老人的衣物。为了把老人照顾好,我苦点累点没什么。”

除了辛苦,王程还会碰上患有认知症的老人闹脾气、不肯配合,比如有位老人吃过饭却忘记了,向儿女告状,说护理员不给他吃饭。“那段时间,不少同学因为委屈都哭过。”王程说。

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近20年的院长乔毅皓看在眼里:“他们还只是父母眼里的孩子,一下子进入照料高龄老人的福利院,又必须利落高效、耐心细致地照料他人,这些年轻人能在养老护理员岗位上坚持下来,不容易。”

工作期间,有一位高龄老人王爷爷给了他很大触动。老人瘫痪卧床,不能说话,王程为他服务几个月,也没有多少言语交流。但碰到有一天王程轮休,王爷爷却倔强地不肯接受其他人喂饭,直到看到他,才顺从地张嘴吃饭,还对着王程笑了一下。

“就是笑的那一下,让我下定了决心。”王程说。

一步一个脚印,与养老行业一同成长

王程2018年大学毕业,和20多名同学进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留在这里。日日与老人们为伴,不少人已经走上管理岗位,成为部门主管甚至分院院长。这批科班培养、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福利院注入了难得的新鲜血液,民政部门和福利院也爱才惜才,着重培养。

王程的成长,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读大学时,他就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护理竞赛特等奖。入职后,作为“竞赛型选手”,他多次参加全国、市、区的养老护理行业竞赛,在“中国技能大赛——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中斩获个人二等奖,并带领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护理部青年团队获得“杨浦区青年文明号”称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等荣誉。他也由此被评定为上海市首批养老护理高级技师,随后又成为上海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福利院建设“数字化养老院”,王程还当起了“线上养老院”的负责人。

如今,王程的日常工作是在福利院护理部担任主管,制定护理员工作计划、确立考核制度、细化护理操作规范。此外,他还有另一重身份:2023年,在杨浦区民政部门支持下,由王程牵头成立了养老护理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为养老护理人员和居家照护者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培训技能。

“这几年,养老机构在增加,杨浦区12个街道都有养老院、为老服务中心、日间托老所。不少职业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专业,还有了本科生、研究生,新员工都需要入职培训。民政和人社部门前不久发布了养老护理的新八级工政策,上海对不同职级的技师给予补贴,此外,在岗人员考核晋升也需要培训、带教。”说起近年来养老行业的变化,王程如数家珍,对于未来,他也有专业思考,“许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我们要尽量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向社区辐射,尤其对那些高龄、失能老人,要向他们的家人普及生活照料、临床护理、安全应急、精神慰藉等知识技能。”

当“90后”遇上90后,人生会有不一样的火花

2024年8月,王程和同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的同学罗鑫登记结婚。为了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福利院特地在宿舍区为他们辟出一间“夫妻房”。从落户上海、解决住房到成为劳动模范,王程深切感受到有关部门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视,对技能人才的激励。

如今,他越来越深地融入上海生活,在养老行业扎根下去。妻子罗鑫笑他作为四川人“越来越不能吃辣”,他则自豪于自己业务有长进,“和讲上海话的爷爷奶奶交流,已能听懂七八成”。

跟着王程行走在福利院,可以感受到他在这方天地里得到的历练,沉淀下的感情,还有与老人为伴带来的性格转变。

半路上,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拦住他“告状”:“护理员今天又没给我吃药。她是故意的。为什么不给我吃药?”她翻来覆去地重复着这件事,情绪激动。

王程笑呵呵地听着,一边解释和安慰,一边找空当转换话题:“您女儿哪天来看你?”“您年轻时是做什么的?”……老人患有认知症,近来出现被害妄想症状,几乎天天要找人“告状”。“我们想过很多办法说服她,但她很固执。我们得尊重她的认知。对这类患病老人,不要讲太多道理,恰当沟通有时更加有效。”王程解释。

“这里很快就要开设认知症老人照护专区了,怎么划分区域、房间布局、设立管理制度,都是新的挑战。”走过正在装修的1号楼时,他告诉记者,“认知症照护有专门培训,需要明确关键的知识,不能有漏洞。”他笑笑又解释:“我以前只想一个人把事情做到最好,但现在要带领一群人,责任也更大了。”

目前,福利院里住着50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91岁。“‘90后’遇上90后”,两个时代的人在一起,也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两年,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因为推出“世界名画老人模仿秀”“乘风破浪的奶奶”“老上海名媛奶奶月历牌”等新媒体作品而有了“网红养老院”之名。

新颖而多彩的活动,让老人们有了更多欢声笑语,也帮助社会大众一点点转变对变老和养老院生活的看法。

“我觉得我们很幸运,早早进入了养老这个‘朝阳行业’。一定要成为养老护理的中坚力量,用我们的专业服务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为国家老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王程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19 版)

  • 相关阅读
  • 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多瓦尔表示,帕哈尔格姆恐袭事件造成了印方人员严重伤亡,印方需要采取反恐行动。战争不是印方的选择,也不符...

    时间:05-11
  •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5月10日应约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达尔介绍了巴印冲突的最新情况,表示巴方愿同印方实现停火,但不会放松警惕,将对侵犯巴主权和领土行为予以...

    时间:05-11
  •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滥用有何危害?六部门联合出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添加剂,现代食品工业中几乎无处不在。而其滥用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餐桌上挥之不去的隐忧。 近期,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首次针对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综合治...

    时间:05-11
  • 巴基斯坦否认印度对巴方违反停火协议的指控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10日电(记者杨恺)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阿陶拉·塔拉尔10日晚否认印度对巴方违反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的指控。   塔拉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巴基斯坦没有违反停火协议,印...

    时间:05-11
  • 巴西总统卢拉5月10日至14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总统">  卢拉总统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男,1945年10月27日出生于巴西伯南布哥...

    时间:05-11
  • 津巴布韦众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津巴布韦众议长穆登达将于5月12日至18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1日 02 版) ...

    时间:05-11
  • 从企业含“光”量看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

    新华社郑州5月10日电(记者李文哲、杨静)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局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发电技术进步、造价降低,当地企业充分利用厂房屋顶、尾矿库等闲置空间建设起连片光伏...

    时间:05-11
  • 通讯丨在国际光伏展感受中国“太阳能经济”活力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5月9日电 通讯|在国际光伏展感受中国“太阳能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车云龙 黄燕   为期三天的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9日在德国慕尼黑闭幕。在这一全球光伏产业具有风...

    时间:05-11
  • 举重亚锦赛:张海琴完美表现刷新世界青年纪录

    5月10日,中国选手张海琴在颁奖仪式上。最终,她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并打破这三项世界青年纪录。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郁思辉)在浙江江山举行的2025年亚洲举重锦...

    时间:05-11
  • 中国婚姻登记新规便利“全国通办”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中国婚姻登记新规便利“全国通办” 新华社记者房宁、何问、吴文诩 10日,北京首个户外婚姻登记点在一处四合院风格的院落里正式启用。其地点在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商圈,周...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