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来贵阳,感受一场路边音乐会(探访)

2025-05-10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路边音乐会观众热情高涨。

">

路边音乐会观众热情高涨。

  乐队登上路边音乐会舞台。

  以上图片均为云岩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

乐队登上路边音乐会舞台。
以上图片均为云岩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贵州省贵阳市老东门城墙上,有一座造型独特的文昌阁:三层三檐,九角攒尖,屹立400余年而不倒,是贵阳的历史地标之一。两年前开始,一场场路边音乐会在这座古建筑前唱响。

石板地、古城墙,架子鼓、电吉他……历史建筑与现代旋律的碰撞,给市民游客带来惊喜,也为贵阳这座旅游城市增添魅力。

无门票,零距离,没有商业参与,两年来,路边音乐会在贵阳街头持续唱响,截至目前已举办400余场,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共享音乐文化盛宴。

“音乐成为无形的纽带,将大家凝聚在一起”

暮色渐合,灯光点亮古老城墙,乐手抱着吉他拨响前奏,一场“劳动者之夜”专场路边音乐会就此开启。民警一曲轻快的说唱,消防员打起快板;台下观众晃着手机电筒,为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喝彩。这个“五一”假期,贵阳市各地相继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路边音乐会,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沉浸于歌声的海洋。

路边音乐会,在贵阳早有传统。1937年,音乐团体筑光音乐会开始在贵阳街头巷尾唱响抗日救亡歌曲,用音乐凝聚抗战力量。80多年后,从文昌阁斑驳的城墙下,到甲秀楼的飞檐翘角前、黔灵山公园的葱郁林木间,当地音乐人的街头表演时常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欣赏,犹如一场场小型音乐会。2023年,当地文旅部门敏锐地抓住这股潮流,将零散的路演整合为“贵阳路边音乐会”品牌,在城区地标建筑前设置场地,为音乐爱好者提供表演舞台。

“台下观众黑压压一片,不得了!”说起在路边音乐会登台演出,78岁的“美声大爷”秦贤志难掩兴奋。

“美声大爷”这个名号是网友起的。年轻时就爱好唱歌的秦贤志,退休后重拾旧好,常与同伴在黔灵山公园练歌。有一次,文昌阁路边音乐会现场,男高音歌唱家张英席正在演出,观众区里的“粉丝”秦贤志忍不住放声跟唱,中气十足。工作人员递过话筒,秦贤志丝毫不怵,这段视频迅速在互联网上收获百万点击量。之后,秦贤志还收到路边音乐会的邀请,有机会与张英席同台合唱。

“我们以不同主题办专场,比如结合贵州民族文化、邀请知名音乐人、举办城市‘对对碰’专场等。”云岩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婷介绍,“当然,我们也保留了路边音乐会一直受群众欢迎的形式——全场大合唱,普通人可以通过我们的公众平台留言报名参与。”

就这样,来自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踊跃登台。梦想成为说唱歌手的帅气少年杨嘉逸勇敢亮相,带动观众随节拍摇摆;利用闲暇时间苦练歌技的出租车司机刘国红放声高歌,与台下观众齐声欢唱……“音乐成为无形的纽带,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让城市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秦贤志说。

“既能展示音乐,又能推广我们的特色文化”

折耳根乐队是贵州的一支本土乐队,他们是第一场路边音乐会的乐器“赞助”者。成立于2018年的折耳根乐队,由视力障碍者和健全人组成,大家因为热爱音乐相聚在一起。

乐队为啥取名“折耳根”?“折耳根是我们本地人喜爱的特色美食,植物精华部分生长在黑暗的地方,生命力顽强,这也是我们乐队想传递的精神。”乐队鼓手陈昌海说。

一次,在路边音乐会舞台,折耳根乐队翻唱了几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上千观众打开手机电筒,照亮舞台并与他们合唱。有些乐队成员虽然看不见,但听觉极为灵敏,“我能感受到观众就在身边,台上和台下融为一体,那种欢乐的氛围非常感染人。”吹奏手杨盼说。

音乐会上,折耳根乐队还演唱了一首原创作品《弹珠珠》。“这是一首方言歌曲。弹珠珠,揪麻雀,躲猫猫……讲述的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趣事。”陈昌海说。路边音乐会结束后,乐队迅速走红,他们推掉了许多商业演出,专心在自己经营的乐光里推拿馆一起工作、排练,创作更多的原创作品。“路边音乐会给了我们崭新明亮的舞台,我们想走得更远。”乐队成员表示。

路边音乐会兴起后,来自贵阳本地的市集乐队也开始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音乐。“路边音乐会既能展示音乐,又能推广我们的特色文化。”市集乐队主理人李乾说,贵州的民族乐器和唱法技艺独具一格,传统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跟音乐很好地结合。

张婷介绍,目前,已有80余支乐队、1500余位音乐人登上了文昌阁路边音乐会,10余位本地音乐人还将音乐会作为原创作品的首发平台。“我们鼓励和扶持本地音乐事业发展,每场都争取加入一支本地原创乐队,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更多表演和展示作品的机会。”张婷说。

“让音乐融入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坐上小板凳,80后短视频博主钟棠将手机对准舞台和观众,捕捉路边音乐会的精彩画面。作为路边音乐会的新媒体志愿者,钟棠几乎场场不落,“享受音乐,宣传家乡,一举两得!”

招募新媒体志愿者是贵阳路边音乐会的一大特色。“没有门槛,想参与的都可以加入。”钟棠所在的拍摄组有数百名志愿者,在他们的传播下,73场文昌阁路边音乐会全网曝光量超50亿次。

“路边音乐会为大家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我们全力以赴做好保驾护航,让音乐会可持续、能持续。”张婷说。

动辄上千人的一场活动,确保公共安全至关重要。“每场音乐会,都需要公安、交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参与统筹协调。”贵阳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昌阁地处贵阳老城,人多车多,交管部门积极引导,确保行人安全、车辆畅通。

音乐会同样重点关注线上观众的体验。“有观众留言反映现场灯光太暗,下一场我们就增设了灯牌;反映网太卡,我们就联系电信部门来解决。”云岩区委相关负责人说,路边音乐会现场能容纳上千人,还有很多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大家的感受同样重要。

在不同的时间点,贵阳市各区推出了不同主题的音乐会,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乌当区推出红色主题的路边音乐会;“六一”儿童节前夕,云岩区推出了“六一”专场;花溪区靠着大学聚集的优势,上演高校艺术学院之间的“巅峰对决”。

“通过培育音乐文化,打造音乐产业,让音乐融入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云岩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路边音乐会既丰富了群众文娱生活,也赋予城市文旅发展新活力,装点了贵州特色的“诗和远方”。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举办400余场路边音乐会,现场观众达300余万人次,共有7万余名市民游客登上过路边音乐会的舞台。以路边音乐会为契机,贵阳正在培育一批文商旅融合的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将“爱乐之城”这张新名片擦得更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中新社日内瓦5月11日电 (记者 德永健)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

    时间:05-12
  •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极拳。  梁天昊摄">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

    时间:05-12
  • 着力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时间:05-12
  •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超46万件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齐志明)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33%,解决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其中,因经...

    时间:05-12
  • 你用上“5G-A”了吗?

      最近几天,越来越多用户发现自己手机屏幕上信号栏的图标已经从“5G”悄然变成了“5G-A”。  什么是“5G-A”?一字之差会带来哪些变化?“5G-A”是5G向6G过渡的中间阶段,也可以理解为5G技术的增强...

    时间:05-12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吴丹)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

    时间:05-12
  • 小区入住5年未正式通电(身边事)

      我们是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阳明滩大道4号凯利悦小区(见图)居民。自2020年入住该小区以来,一直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时常面临停电问题。小区建设住宅1200户,目前入住了500余户,开发商只提供临时供电...

    时间:05-12
  • 优选优育,云南咖啡味更香(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德宏热作所苗圃内咖啡树上的小花。  曹再会摄">  德宏热作所苗圃内咖啡树上的小花。  曹再会摄  培育中的“德热6号”种苗。  本报记者  张  驰摄">  培育中的“德热6号”种...

    时间:05-12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吴秋余)为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9日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

    时间:05-12
  • 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  与黑龙江不少地方一样,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就是不一样,真得劲儿!”唠起自家承包的220亩水田,农户吕贤达喜不自禁。 ...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