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讲出真理的甘甜味

2025-06-10 06:03:00

来源:人民日报

  王公龙正在给学员上课。

">

  王公龙正在给学员上课。

  王公龙(左一)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

  王公龙(左一)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上海洋山深水港。

  王潇珩摄(影像中国)

">

  上海洋山深水港。
  王潇珩摄(影像中国)

  “党校教学要有5层境界:第一层是品德,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之后依次是信息、知识、思考、方法。”

  “一堂高品质理论课,结尾应该收在科学方法,对当下现实有指导性。”

  …………

  近日,在一堂面向上海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培训班上,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公龙将20多年来讲授理论课的经验与心得娓娓道来。

  “对我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信仰,也是方法。”王公龙说。

  因为是信仰,所以“确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有一种价值感”;因为是方法,所以“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确定感”。

  从事党校教学27年,王公龙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把这份真理的甘甜味,让前来听课的干部学员领悟到,让更多人感受到。

  “做有信仰的人,讲课才有人信”

  时隔多年,王公龙仍对刚上讲台时的忐忑记忆犹新。

  “最怕学员提问,一提问就紧张,那种场景有时甚至会出现在梦中。”那时候,王公龙讲《共产党宣言》,学员评分并不理想。

  怎么办?研读原著。“必须把《共产党宣言》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大厦中去定位、去理解。”王公龙用一个“啃”字形容学习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殿堂巍峨高耸,面对着一本本“大部头”,只有下笨功夫才能窥其堂奥。“看一遍不行就多看几遍,读一本不通就多读几本,学一次不够就多学几次”,啃着啃着,就渐渐品出了兴趣,增强了信心,信仰也愈发坚定。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过程,王公龙用一句话概括:“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先是广泛而系统地阅读,从1841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恩格斯晚年著作,从毛泽东思想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从世界史、欧洲史到俄国史、中国史……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打牢思想根基。

  王公龙从《共产党宣言》中归纳出3个重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自由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员的困惑和疑问整理成27个问题,不断完善解答;又将27个问题凝练成10组问题,精心组织解答,出版《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

  从“一提问就紧张”到“很难再被问倒”,这一转变源于学问的积累,更源于坚定的信仰。

  “搞理论研究和教学,首先自己得深信不疑,不信就研究不好,也讲不好。而信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深入的学习。”王公龙说。

  “站在讲台上,你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你是否真信。”20多年来讲授经典理论课的经验让王公龙清楚,带着感情讲,带着信仰讲,和一般性的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做有信仰的人,讲课才有人信,才能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

  这些年来,教学科研、学术会议、事务性工作,把王公龙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从来没有丢下,一有空就捧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对他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人生修养的必需。

  党校姓党,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是主责主业。王公龙的课学员们评价很高,其中一名学员的评价让王公龙印象最为深刻:“这不愧是党校老师讲的课。”

  “讲自己信的话,做自己信的事——这是何等的人生之幸!”王公龙说这话时,眼里有光。

  这些年,他给党员干部讲的课,被评为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他到基层一线开展理论宣讲600余场,听课总人数达数十万人次;他主讲及参与打造的音视频党课,受众更超3亿人次……

  “好的理论课,要像一杯好茶”

  懂理论和讲理论是两码事,中间隔着实践的鸿沟,尤其是在党校,面对的大多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丰厚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

  王公龙深谙: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理论教学必须扎根现实土壤,用事实说道理,用故事感动人,用问题启发人,用精神激励人。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被他化作教学准则。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必须经得起各种“为什么”的追问。

  “没有问题意识的课平淡如水。带着问题讲,才能抽丝剥茧,把理论最内核的部分展现出来。”王公龙的课,从讲课内容到授课方式,都离不开一个“问”字。

  有学员提问:“《共产党宣言》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如何看待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王公龙条理清晰作答:第一,马克思讲的消灭私有制不是消灭个人所有制,而是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产阶级私有制。第二,消灭私有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第三,当下中国,在物质层面距离马克思所讲的建立理想社会的条件还很远,我国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的课堂上,王公龙将50名学员分为5个小组,两小时的课程分为两段,每一段自己先讲40分钟,随后用2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由各组提交的问题。

  这是王公龙带领团队创新推出的“问题牵引教学法”。用问题作牵引,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员动起来,理论教学告别了沉闷与枯燥。

  “事实上,共同探讨问题的价值,并不在于答案本身,而是要给学员思想、方法、思路上的启迪。”王公龙说。

  在王公龙眼中,“好的理论课,要像一杯好茶,入口醇厚、回味悠长。”沏杯好茶,要讲方法。

  从问题牵引到文本精读、比较分析、史论结合……这些年来,王公龙总结归纳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他,往往从一个关键词展开,延伸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历史、时代课题,其间穿插大量史实细节和生动案例,学员们听得入神,一堂课下来意犹未尽。

  丝丝入扣,一气呵成,源自“钻进去又跳出来”“把课磨到极致”的追求。

  在上海市委党校,这样一则故事早已在师生间口耳相传。王公龙一次讲课,遇到了电脑故障,课件打不开了。但因为授课内容了然于胸,他从容完成了讲课。第二天得知,这堂课网络点击量达到50万人次。

  在王公龙看来,要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根基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又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的生动例证。

  不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实践,他都在“联系”和“贯通”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在古今中外贯通中,搞清楚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和原创性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回答问题的理论。沿着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多维视角不断追问,就能深刻领悟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王公龙说。

  “把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讲给世界听”

  王公龙的硕士与博士阶段均主攻国际关系研究。在向马克思主义专业转型时,“老本行”也没有丢下。他运用跨学科研究的独特优势,努力以更为宏大的视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出新意和特色。

  给外国人讲课,便是一大成果。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如何把气象万千的中国讲给外国人听?

  “首先是要让他们感兴趣。”王公龙认为,这就需要把理论中最精华、精髓的东西,用简洁的语言去讲述。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很重要,“在相互启发中,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就叫‘润物细无声’。”王公龙说。

  “中国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王公龙结合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选取近年来上海城市绿地的扩大、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事例,设计并回答好“五问”:民主的呼声哪里起?民主的建议哪里出?民主的决策谁参与?民主的成效哪里见?民主的掌声哪里给?在回答“五问”的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优势自然呈现。

  “无论是人民城市建设还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集中展现。”王公龙进一步作出阐述。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王公龙从身边的故事讲起,先是详细讲述了在上海的一个社区里,垃圾是如何分类、运送、处理的,以及垃圾分类如何进行政策保障、资金配套,进而延伸到我国实施“史上最严”“长了牙齿”的新环境保护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体系……

  “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也就讲清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故事。正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才有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王公龙说。

  准备一堂给外国人讲授的专题课需经过10多道工序:设计选题、撰写中文提纲和中文讲稿、翻译成英文讲稿、制作英文课件、搜集视频资料、反复试讲和修改……王公龙坦言,这项工作不容易,但一定要做——

  “世界对中国充满兴趣,他们想了解巨大发展成就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大党大国,我们始终胸怀天下,应当在价值引领、思想引领上展现担当。”

  “把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讲给世界听”——这些年来,王公龙先后为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学员授课数十次,多次赴巴西、阿根廷、古巴、墨西哥、摩洛哥等国交流访学。

  一张照片,令王公龙难忘: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手举上海市委党校的宣传册,倾听本国青年汇报到中国上海上课的情况。思想的种子,在跨文化交流中萌芽。

  王公龙有个习惯坚持了多年:每年让同事帮自己在党校校园拍两张照片:一张是春天樱花盛开时,一张是秋天银杏金黄时。

  春去秋来。照片中的他,皱纹爬上眼角、鬓边添了白发,不曾改变的是一名党校教师“一辈子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辈子做党校人”的初心。在真理传播的道路上,他仍在执着前行,只为让更多人尝到那份穿越时空的真理甘甜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0日 19 版)

  • 相关阅读
  • 人脸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被贷款”等问题 “刷脸”要守好安全防线

      “刷脸”时代,安全不容小觑  刷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然而,当“刷脸”成为生活常态,一些“...

    时间:06-10
  • 约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部署至洛杉矶地区

    新华社洛杉矶6月9日电(记者高山)美军北方司令部9日发表声明说,约7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已完成动员,他们将与已部署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的国民警卫队“无缝对接”,保护洛杉矶地区的联邦机构和人员。...

    时间:06-10
  • 美国加州政府起诉特朗普调兵进入洛杉矶

    新华社洛杉矶6月9日电(记者黄恒)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9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发布的总统备忘录和美国防部据此调遣加州国民警卫队进入洛杉矶地区的命令违法,并请求法院撤销...

    时间:06-10
  • 中国外贸延续增长态势(锐财经)

      近日,在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在生产准备出口的智能摄像头模组。  刘建平摄(新华社发)">  近日,在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湖北三赢兴光电...

    时间:06-10
  • 儿童玩具,护好童心保安全(深阅读)

      儿童玩具如何做到让人安心、护好童心?近日,记者前往广东、浙江、贵州等地进行了采访。  要让人安心,远离危险玩具  一按、一摇、一扔,一个小小的塑料包,就能发出不小的爆炸声,这种“炸包”玩具...

    时间:06-10
  • 跨区涉税服务持续优化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记者王观)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1至5月,税务部门累计办理跨区域通办业务52.77万笔;有1.47万户纳税人顺利完成跨省份迁移,同比增长13.52%。  聚焦企业和群众异地业务办...

    时间:06-10
  • 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记者刘志强)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5月份...

    时间:06-10
  • 52项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记者郑海鸥)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国家档案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52项档案文献入选。至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入选项目达250项。  ...

    时间:06-10
  • “到现场去,到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方去”(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物小传   王海良,1966年1月生,河北定州人,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桥梁工程建设领域耕耘34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4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改、质量工程建设项...

    时间:06-10
  • 最高法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记者魏哲哲)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5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据介绍,人民法院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维护企业的合...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