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2025-07-10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海(左一)在和村民“拉家常”。

  付海旭摄(人民视觉)

">

  张海(左一)在和村民“拉家常”。
  付海旭摄(人民视觉)

  张海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笔记本,翻开来,仔细看,记录的是全区残障人士的基本状况。从家庭情况到具体诉求,再到政策落实进度,字迹清秀,密密麻麻。

  张海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每回走访,我都带着本子,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得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很多心里话,大伙也愿意和我讲,瞧,我和他们一样。”说话间,张海低头,扬了扬自己先天缺失的右前臂。

  长于大山,自幼家贫。靠着一只左手,张海努力求学,自考大专、本科,最终取得硕士学位。

  2015年,毕业没多久,张海考入恩阳区残联,遇到了一位找上门的残疾人。

  “你是张海吗?我想找你说点事。你和我们一样,我相信你。”

  这句话,让他深受触动,没想到,一位素不相识的残疾人能给予他厚重的信任。从此,他便下定决心:“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

  这一年,张海主动请缨,前往恩阳区残联对口帮扶的玉山镇黄柏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待就是7年。

  村子偏,基础差,产业不发达。张海驻村第一天开大会,会没开到一半,村民就走了一半,甚至有人当场质疑:“你是残疾人,给你说了管什么用?”

  “得把老百姓的事办好,他们才会真正认可。”张海没有气馁,而是挨家挨户走访,从了解村民需求做起——揣着笔记本,挂上大水杯,花了大半个月爬坡过坎,把大伙的诉求一点点记了下来。

  贫困户李胤想做养殖,有技术,也有干劲,苦于缺乏资金,张海帮着申请到了10万元的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资金、5万元贴息贷款和2000尾鱼苗;残疾人伏开仁家瓦房屋顶破了个洞,一下雨就漏,张海二话不说,招呼村干部们一起修补屋顶,还帮着打扫卫生;村民马仕奉年纪大了,双目失明,下肢瘫痪,张海听说后,赶紧帮办残疾证,并申请护理补贴和低保……

  7年来,他跑部门,找项目,先后申报资金850多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惠农产业等工程。随着生猪养殖场、苗圃基地相继建成投用,全村人均增收2000多元。

  “‘独臂书记’说话算数,管用!”渐渐地,村民开始信任张海,黄柏村也由昔日的荒山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模范村。

  2021年,张海结束任期,回到了恩阳区残联。仅用一年时间,张海就走遍全区300多户特困残疾人家庭,建起“一村一册”残疾人帮扶档案,他还推动出台特殊残疾家庭常态化关怀等助残措施,有效解决了一户多残家庭帮扶、困难中高考残疾学生资助等扶助难题。

  在张海看来,虽然手有残疾,但自己双腿健全,还能为爱奔跑。他牵头成立“爱跑团”助残队伍,由残联工作者、医护工作者、心理辅导老师、志愿者等担任“爱跑手”,为残疾人开展“上门”办证、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服务。

  这些年,在恩阳区残联支持下,张海成立“张海工作室”。“政策咨询、心理疏导、辅具发放,在这儿都能进行,能给残疾人提供更加周到暖心的服务。”张海笑着说。

  工作室旁,就是一个残疾人辅助就业车间,10多名工人正在这里组装电子元件。33岁的李金容就是其中之一,过去在家带孩子的她,去年10月来这儿工作,离家近,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

  “在工作室牵线搭桥下,我们在这里开设了一条生产组装线,活儿不难,就是想帮残疾人稳岗就业。”车间负责人汪桂荣介绍。

  对张海来说,全社会的关爱是残疾人的眼睛、耳朵和拐杖。他能做的,是尽可能多地汇聚温暖之光,照亮他们的前行之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法治之力提升生态颜值(法治头条)

    “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万件;判令责任主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共计96亿元,同比增长87.5%……”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交出环境资源...

    时间:07-10
  • 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议政)

      舞蹈爱好者们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参加专业体验课。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地标。  陈禹州摄(新华社发)"> 舞蹈爱好者们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参加专业体...

    时间:07-10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吴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自2025年6月起至2027年6月止...

    时间:07-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刘志强)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支持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

    时间:07-10
  • 教育部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黄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

    时间:07-10
  • 五部门联合清理非法网络招聘活动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邱超奕)当前正值招工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未经行政许可、逃避监管,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其中部分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从线下迁移至网上,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常态化发布...

    时间:07-10
  • 为企业安心经营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次次雷霆出击,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一项项护企政策,持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立足主责主业,围绕企业发展所需,倾心守护,打防并举、主动服务,助力企业放心...

    时间:07-10
  • “这辈子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值了!”(时空对话)

      冯为民近照。  本报记者 张 驰摄"> 冯为民近照。 本报记者 张 驰摄   青年时期的冯为民。  受访者供图"> 青年时期的冯为民。 受访者供图 上午9点,在...

    时间:07-10
  • 社区来了合伙人(神州看点)

    上午10点,79岁的陈远秀戴上“社区导游”袖章,走向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一座网红天桥。“北仓文创街区往这边走!塔坪老巷子的红豆汤开门咯!”她笑着对游客说。 观音桥街道这片老旧社区曾是居民口中...

    时间:07-10
  •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专题深思)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