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农业强国建设步履铿锵(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2025-07-13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晌午,山东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热闹起来了。

  “进进出出厨房,就没闲下来过!”村民高梅章把一盘竹笋炒肉端上农家乐餐桌,“游客就喜欢这农家味儿,清蒸土鸡、山野菜,几乎桌桌必点。”

  一旁的民宿小院里,村民代立坤给客人递上一杯茶,“旺季天天满房,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差,关键是守着家、看着娃,这日子有奔头。”村里人用传统手艺编的筐篓、晒的笋干、腌的咸菜,成了游客喜爱的“伴手礼”。

  客流、物流、资金流,在这个沂蒙山区的村庄里交汇。产业兴,腰包鼓,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4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农业强国建设步履铿锵。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农业绘“丰”景,粮食安全持续向更高层次跃升。

  今年麦收,山东博兴县庞家镇一片1.2万亩的麦田不到一周就收获完毕。

  麦收如何“跑”出加速度?镇上组建了农机合作社联合社,35台收割机统一调度。农机手李宾说:“收上来的麦子,直接运往联合社粮仓或县农发集团粮库,从‘粮田’到‘粮仓’,一站式无忧。”

  站在地头,庞家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波说:“跟着联合社,全村800多亩耕地统一种管收,经过整理复耕,面积还净增一成多。大伙亩均年分红稳稳过千元,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务工增收。”

  目前,我国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稳产增产基础更加扎实。

  加力补齐短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风吹竹海千顷绿。地处县城最西端,几年前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变身为宜居宜业的“生态竹乡”。

  脱贫户张明万的家门口,停着去年买的小轿车,“以前门口的路坑坑洼洼,现在都可以开车上山采笋了。”

  “我们围绕竹产业,建基地、引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村党总支书记曾品松说,2021年以来,新建的宜昭高速直通村子,山上采笋道、村组路加快铺设硬化,村里还引进了竹笋加工厂,笋子采运销、村民外出更方便了。

  经过4年多接续帮扶,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长到2024年的17522元,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脱贫人口与全国农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协同攻关、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引擎强劲。

  6月5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机器人研究所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正式启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云南大理,装载“人工智能大脑”的农业机器人在近百亩草莓园里往来穿梭,24小时自动监测着草莓的成熟度。

  “我们自主研发的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器,让机器人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作业场景。”研究所所长吴昊说,目前有20台智慧农业机器人在国内外农场顺利“上岗”。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部门联动、央地协同、企科联合,深入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经过多方努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五大振兴’抓实,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澳门+横琴”,跑出加速度(潮涌大湾区)

      超1000万!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32%,较去年提前46天,创口岸开通以来最快纪录。   今年,在“一周一行”“一签多行”“澳车北上”等惠澳政策带动下,澳门...

    时间:07-13
  • 擦亮这些名字承载的荣光(深聚焦)

      图①:河北涞源县王二小希望小学的雕塑。  郑天一摄  图②:四川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海娃班学生参观校园红色文化长廊。  何一鑫摄  图③:《人民日报》1949年4月4日第四版刊发文学作...

    时间:07-13
  •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文化中国行)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

    时间:07-13
  • 中企承建的非洲首条沙漠重载铁路优先段轨道铺通

      本报阿尔及尔7月12日电 (记者郝瑞敏)中国铁建承建的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135公里优先段轨道7日铺通,标志着非洲首条沙漠重载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省长穆斯...

    时间:07-13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2日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日前,菲律宾外交部就“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发表声明,菲律宾外长在有关研...

    时间:07-13
  • 共商合作机遇 共促融合发展(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近日,以“开放包容 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在天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驻华使节、智库专家等齐聚天津,共商城市合作交流新机遇,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合...

    时间:07-13
  • 汽车里的语音交互是怎么做到的?(经济新方位·小数点里看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小数增长、进位,进而带来整...

    时间:07-13
  • 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产出“第一桶铀”

      本报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将为...

    时间:07-13
  • “一件事”里见真章(今日谈)

      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日前,国办印发意见,提出“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为民办事,贵在高效,“一盘棋”意识是关键。浙江破除...

    时间:07-13
  • “民情快递单” 搭起一座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线见闻)

      “没有摄像头,咋确定车顶的墙皮是我们这儿掉的?”   “不赔钱,我就去法院起诉!”   天津市南开区宁发阳光公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一场调解正在进行。双方各执一词,眼看又要吵起来。   “大...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