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每天通过村内的大喇叭、微信群进行科普指导,告诉大家什么时候灌溉,如何防治病虫害。种田有指导,省了不少心。”河南安阳内黄县北街村农户张运礼对农技服务的普及方式赞不绝口。
进入七月份以来,豫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给秋粮作物生长带来严峻挑战。保苗、护苗、壮苗成了当前田管的头号任务。
“把灌溉开关打开后,两三个小时过来看一次就行,省时省事省水。”今年播种了100多亩玉米的张运礼介绍,这几年经农技专家推广使用的喷灌、滴灌设备,比以往大水漫灌省水40%,大幅缩减了种粮成本。
眼下,内黄县50余万亩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所谓大喇叭口期,是指玉米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心叶从中部开始卷起,形成一个大喇叭形状的阶段。“这是玉米生长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其科学管理是确保秋粮高产稳产的核心环节。”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介绍说。
“在喇叭口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根、茎、叶的生长非常旺盛,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在浇水时追加复合肥,有利于玉米扬花授粉,增大孕育中的雌穗,提高果穗结实率。”韩志乾对农户的叮嘱透露着对秋粮丰收的信心。
玉米要丰产,管理最关键。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富军表示,抗旱保秋是当前全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已联合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构建起“县统筹、乡落实、村联动”三级响应体系,切实做好高温干旱防御工作,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是全年粮食的大头,打赢秋粮丰收仗,可有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个多月时间,已进入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期。”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吕修涛介绍,从农情调度、各地反映和实地调查看,今年秋粮的生产基础不错。
抓田管提单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组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水肥调控、化控防倒等稳产增产措施落实,促进苗情转化和均衡增产。
抗灾害防病虫。紧盯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提早落实防灾减灾的关键措施。同时,强化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多个关口。气象部门预计,7月—9月我国降水“北多南少”,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目前,主产区土壤墒情较为适宜,秋粮作物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受前期阶段性低温、干旱等影响,部分田块播种推迟、苗情偏弱,夺取秋粮丰收还面临风险挑战。
“农业农村部已经启动实施了‘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又联合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召开了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对抗灾夺丰收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吕修涛说,下一步,将一手抓单产提升促增产,一手抓防灾抗灾减损失,全力夺取秋粮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