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桃子更甜的密码(人民论坛)

2025-07-21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桃子为什么甜?最近,中国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成果,揭开了“甜蜜原理”:一种特殊蛋白质,在桃子积累蔗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科研成果,为培育风味更好的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技进步,可以让桃子更甜。而让这份甜,甜进群众心里,靠的是产业发展。

  湖北枣阳,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桃树生长。经过长期发展,如今在枣阳,从5月中旬到11月初,月月有鲜桃上市;桃酒、桃胶等产品不断丰富;借助非遗展示、音乐派对等活动,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全面振兴……

  纵向看,更能体会产业发展是如何让日子变甜的:先是科学种植筑牢产业根本,继而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进而农文旅融合开辟发展空间,场景越来越丰富,产业越来越多元,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这也启示我们,要尝到发展的甜头,离不开关键的四个字:因地制宜。适宜的才是健康的,如果“水土不服”,再好的产业也是无本之木,开不出繁花、结不了硕果。枣阳的“桃经济”,就是在立足自身优势、深挖资源潜力中培育出的“致富果”。

  精准定位的基础上,还要扎根领域,持续深耕。只要看准了,就要抓紧干,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不断放大自身优势。

  不由得想起浙江义乌生意人余永远的发家故事。从脸盆、拖鞋到垃圾桶、拉力器,他早年都卖过,都不怎么成功。但就在不断的尝试中,他逐渐锚定了生活用品这个领域,也摸清了百货生意的思路和电商运营的门道,最终找到了卷发棒这个突破口。这两年,义乌原来的一些外贸业务受阻,他又劝做外贸生意的经营者,转型为卷发棒供应原材料,有钱一起赚。

  面对动态的市场,或许一时看不清、摸不透,但不怕多尝试、多探索,保持感知市场的灵敏和及时调整的灵活。同时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要保持必要的耐心,就像桃子的甜不是一天形成的,日积月累才有味道。

  即便是桃子,也是众口难调,有人喜欢脆甜,有人更喜欢软糯。从摘果到上市,掌握好节奏、把握好时机,才能合时宜、合需求。

  综观发展实践,因时制宜、有序有效是重要方法。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为例,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和衔接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金娃娃’还没抱上就先把吃饭的家伙扔了”。把握好发挥固有优势和转型发展的平衡,做到以新化旧、循序渐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不难打开新赛道、蹚出新路子。

  无论千行百业,还是省市县乡,发展的味道,终归“成熟”才醇厚。因为成熟,面对外部冲击时,才能从容应对;面对爬坡之艰时,才会懂得取舍;面对闯关之难时,才知勇往直前。

  发展日渐成熟的产业与区域,也让国民经济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健。正如外媒评价,“国内进步和全球参与的协同共振”使得“中国日益受到全球赞赏”。这何尝不是“成熟的世界大国”的重要标志。

  阔步走在大道上,明晰定位与方向,保持耐心与定力,因地因时而变,发展的境界必将日臻成熟,发展的成果也必将“像糖果一样甜甜美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国家防总提升对广东、海南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黄韬铭、周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日将针对广东、海南的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维持针对广西的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办公室派出的工作组继...

    时间:07-21
  • 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制度在六省份试点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总工会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在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地区...

    时间:07-21
  • 服务窗口不是谋私“后门”(监督哨)

      “领了号,眼巴巴排了大半天,屏幕就是不显示我的号。”   “有人根本不用排号,来了就办,跟工作人员熟得很。”   今年4月,有群众反映辽宁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山分中心个别窗口服务质量差...

    时间:07-21
  • 纠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前沿观察)

      盛夏时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现代农业园区迎来丰收季。晶莹剔透的葡萄、青翠欲滴的翠冠梨、饱满圆润的无花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村党委书记蔡国成带领村干部们穿梭在果...

    时间:07-21
  •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核心阅读  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南北洪涝偏重且北部重于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干旱偏重。面对汛情、旱情,水利部门精准应对,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7月20日17时5...

    时间:07-21
  • “三伏天”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把自然讲给你听)

      入伏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近地层增温明显    7月20日入伏。俗话说,“热在三伏”,那么,“三伏天”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从气象上分析,太阳光首先加热地...

    时间:07-21
  • 纠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前沿观察)

      盛夏时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现代农业园区迎来丰收季。晶莹剔透的葡萄、青翠欲滴的翠冠梨、饱满圆润的无花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村党委书记蔡国成带领村干部们穿梭在果...

    时间:07-21
  •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核心阅读  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南北洪涝偏重且北部重于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干旱偏重。面对汛情、旱情,水利部门精准应对,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7月20日17时5...

    时间:07-21
  • “三伏天”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把自然讲给你听)

      入伏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近地层增温明显    7月20日入伏。俗话说,“热在三伏”,那么,“三伏天”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从气象上分析,太阳光首先加热地...

    时间:07-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