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驾驭“鲲鹏”上九天(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2025-07-24 07: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陈思麒在塔台值班。

  邓  亮摄(新华社发)

">

  陈思麒在塔台值班。
  邓  亮摄(新华社发)

  “这是我们运用最新系统规划的空运计划,大大提升了飞机出动效率。”在空军航空兵某部指挥大厅,一位飞行员的发言逻辑清晰、坚定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发言者是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陈思麒。他矢志向战、苦练精飞,是运—9、运—20等多型运输机飞行员,参与筹划设计多项演训任务,创新系列战法训法,圆满完成境内外军事空运、国庆阅兵、中外联演联训等多项重大任务。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对于从小在军营中长大的陈思麒而言,当飞行员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2008年,陈思麒考入空军航空大学。在校期间,他训练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学员”。对于未来,满腔热血的他,一心想开高速敏捷的战斗机。

  “如果优秀的飞行员都去飞战斗机,那运输机的发展就始终跟不上!”“战略投送对空军转型至关重要,同样需要一群有勇气、不怕挫折、愿意学习的年轻人来投身这个领域!”陈思麒父亲曾是一名运输机飞行员,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他有了新的思考。

  这是陈思麒第一次意识到,个人梦想与空军发展如此紧密相连。自此以后,他在知识储备和体能训练上有所侧重,努力让自己更加适应驾驶运输机的要求。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出色的航空英语能力,以及多次执行出国空运任务并发挥关键作用,2017年,陈思麒被选入运—20改装培训名单,成为“大飞机”飞行员集体中唯一的90后。

  “驾驭‘鲲鹏’上九天,生逢战略投送能力跨越式发展的好时代,何其有幸!”从初教机、运—7、运—8,再到运—9、运—20,陈思麒在年仅27岁的时候就已经飞了5种机型。

  改装带来的是思维理念的变革

  运—20被誉为“大国之翼”,标志着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跃升。改装是一次换脑,带来的是思维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次次驾机升至万米高空,陈思麒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型运输机所蕴含的巨大发展前景。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更加坚定地锁定在如何加强对战略投送力量的统筹运用上。

  那一年,空军在重大演训任务中,将战略投送相关课目作为演练重点内容之一。筹划阶段,陈思麒以运输机飞行员的身份参加前期工作。阶段任务完成后,他和指挥员说:“既然我们推进战略投送质效的探索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能不能再走远一点?”他把自己长期总结的空中机动作战标准化、工业化指控程序构想全盘托出。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人眼前一亮,指挥机构立即组建运投小组,陈思麒有了自己的团队。

  在随后展开的演习中,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6人小组,逐步实现需求提报标准化、任务规划流程化,并梳理出从战役指挥直达机组的实时指控网络。最终,协助指挥员完成了整个战场的机动指挥,陈思麒所在团队也因此被空军授予“首创奖”。

  “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在遭遇瓶颈的艰难时刻,能够想想曾经的梦想,然后坚持下去。”一路走来,陈思麒时常这样激励自己。

  每一次升空都是一次体系融合

  “运—20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它的每一次腾空而起,都是一次体系融合。”身为运—20机长的陈思麒,对联合作战有着深刻的理解,“唯有加快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才能更好满足未来空中联合作战需求。”

  一次与外军联演联训中,空军抽调精干战斗机飞行员、一线战勤人员组成作战计划小组,身为运输机飞行员的陈思麒也在其中。接连几个演练日,战局一度陷入被动。

  “空中联合作战,兵力多元复杂,面对庞杂的数据,时间以秒计,仅有联合指挥的概念还不够,必须要有自己的联合空中指控操作系统。”陈思麒召集小组成员,道出了关于空中机动任务规划系统的想法,一下点燃了小组成员的热情。

  信息奔流,攻伐无声,一场数据领域的赛跑就此打响。研究资料、开发软件,陈思麒和组员们边学边打,边打边总结。很快,第一版“联合空中作战计划标准化操作程序”诞生,他们也凭借这套程序,在演训结束前打了对手一个大反攻。

  谈起未来空中战场,陈思麒这样畅想:“在一幅庞大的联合空中行动计划界面上,各类航空器飞行计划、信息支撑任务、保障支援行动和谐有序地联动,一定会制胜未来战场!”

  (刘鹏越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瑞典经贸会谈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3日表示,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有记者问:6月上旬,中美双方在英国...

    时间:07-24
  • 做好“八一”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李龙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时间:07-24
  • 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行

      本报吴忠7月23日电 (记者焦思雨)中央宣传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23日在宁夏青铜峡市举行。  2025年“三下乡”活动深入贯...

    时间:07-24
  • 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向新起点(权威发布)

      202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5年多来,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相继推出,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

    时间:07-24
  • 身份证“全国通办”惠及近1亿人次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7月23日从公安部获悉:“十四五”时期,全国公安机关不断推进“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

    时间:07-24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7月23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封...

    时间:07-24
  • 数智赋能,公物仓助力物尽其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线见闻)

      一张棕色长桌,简约朴素、干净光滑。  “结实稳当,质量很好。”江苏省无锡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副主任曹燕说,“这张长桌,原先的所有权单位是无锡市科技局。”  科技局的桌子,怎么跑到纪委监委的...

    时间:07-24
  • 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的安泰河畔,朱紫坊22号萨家大院饱经沧桑。叩开红漆大门,挂在厅堂里的萨家先烈画像映入眼帘,在我国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的画像旁,悬挂着的是他的侄孙、海军抗日英雄萨师俊的画像...

    时间:07-24
  • 二〇二五年“双百”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举行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魏哲哲)202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23日在京举行。报告会的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法治自信,构建中国法...

    时间:07-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