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2025-07-26 08: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盛夏,沿着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公路驶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绿树、碧水和蓝天相映成景。不远处,自动灌溉设备正在给树木浇水,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曾经这里黄沙遍地,每到冬春时节,河道裸露、风沙肆虐。老人们回忆,种好的庄稼总是被埋在沙里,或是被大风吹跑。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下,治沙带来了好生态,也成为居民增收的“致富经”。

  就地改良,沙地果蔬香

  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一座座现代化大棚内,近一人高的芦笋在“流沙地”里生长正旺。

  芦笋为何能在此茁壮成长?原来,这并非普通沙土。大棚经营方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牛羊粪改良沙性土壤,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流动沙地成为有肥力、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

  公司西藏事业部总经理喻莹介绍,目前改良沙化地1200余亩,建成智慧玻璃温室及联栋大棚18座、采摘棚20座,驯化、筛选出适合西藏种植的芦笋、网纹瓜、辣椒等多个果蔬品种。

  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村民卓玛到公司工作后,跟着技术员学育苗、定植、打岔、采收等技术,成长为一名主管。“我们就近就业,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卓玛很有干劲。

  “每天有50多名员工在大棚工作。我们带动当地38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喻莹说,公司将持续改良沙地,让绿色发展惠及更多群众。

  引进良种,苹果枝头红

  扎囊县扎其乡朗塞岭村,4000亩矮化苹果基地里,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

  4年前,为防风治沙,扎囊县投资5.45亿元,在扎其乡朗塞岭村和桑耶镇洛村引进适宜在河谷沙地中生长的矮化苹果,种植面积上万亩。

  “这里气候独特,紫外线强,苹果花青素和果糖含量都很高,不用打农药。”扎囊县粮油公司技术总监李世银介绍,苹果上市后很受欢迎,30%在本地销售,40%销往区外,还有30%出口海外。

  苹果红了,村民们的日子甜了。用工高峰期时,在朗塞岭村务工的村民多达400名。“每人每天工资190元,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来这里工作的。”李世银说。

  索朗仁增从江苏南京的金陵科技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跟着技术员学果园管理。“我选择回来,是因为熟悉这里的环境,还能更好照顾家里人。”索朗仁增说。

  一棵棵苹果树,也是防风固沙的屏障。“以前将近半年都是风沙天,一出门,沙子直往头发里钻。”扎囊县粮油公司总经理拉桑说,现在风沙退了,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了。

  山南市矮化苹果目前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近3000吨,带动3县600多名果农增收致富。“郁郁葱葱的果树是这片土地的宝藏。”拉桑深有感触。

  植树造林,河谷绿意浓

  上世纪60年代,隆子县隆子河谷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彼时,这里一年有近8个月时间风沙肆虐。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朗宗带着群众试种柳树、杨树、沙棘等5种树苗,最终只有沙棘活了下来。1965年,隆子县开始推广沙棘种植,一种就是60年,在隆子河谷筑起一道绵延40多公里、占地超50平方公里的沙棘林,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成为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如今的隆子河谷,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茂密的沙棘林在河道旁铺展延伸,岸上是绿油油的青稞田。

  “每年3、4月,我们都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植树。”隆子县县长巴桑次仁介绍,近3年,隆子县新增沙棘林6000多亩,沙棘种植总面积达8.2万亩。

  树多了、沙少了,农民的收成更好了。昔日沙土地今日成良田——黑青稞亩均产量由300多斤提高到650斤,年产量达1.4万吨以上。

  好生态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共同守护。多布杰是隆子河谷一带1500多名护林员之一,守护了沙棘林22年。树木灌溉、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每周巡护一次,每次走5小时。这些年,多布杰亲眼见证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总是把“保护沙棘幼苗,注意环境卫生”挂在嘴边。“希望年轻人能继续保护和管理好林草资源,把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多布杰说。

  如何将好生态、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巴桑次仁介绍,隆子县正延伸沙棘产业链,拓展到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同时,培育打造黑青稞、黑藏猪、黑藏鸡、黑白花奶牛“四黑”产业。

  “我们要把‘四黑’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既能看沙棘林、走巡边路,还能亲手制作黑青稞糌粑、品尝黑藏猪烤肉,让好生态既扮靓高原,又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巴桑次仁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石宇奇“德比战”告捷 混双四强国羽占三席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欧兴荣)202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5日在江苏常州结束1/4决赛的争夺,国羽捷报频传。男单石宇奇、王正行,女单王祉怡、韩悦,男双梁伟铿/王昶,女双刘圣书/谭宁、贾一凡/张殊贤,混双...

    时间:07-26
  • 大运会丨中国队单日斩获8枚奖牌 女篮战胜美国队实现卫冕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杨磊)当地时间7月25日,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德国继续进行。当日,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获得2金6铜共8枚奖牌。 在女子篮球决赛中,中国大学生女篮81:69力克美...

    时间:07-26
  • 冯治纲:保家乡美名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冯治纲像。  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供图">  冯治纲像。  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供图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抗联英雄园松林苍翠,一尊铜像气势如虹。这尊铜像描绘的是东...

    时间:07-26
  • 科技报国 打造“天网”(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辽阔的苍穹之上,有一张无形的信息“天网”:无论是穿行于雪域高原的边防战士,还是驻守偏远岛礁的守岛官兵,他们只要用通信设备发出口令,都能通过这张“天网”,实现信息“千里一键直达”。   这张...

    时间:07-26
  •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盛夏,沿着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公路驶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绿树、碧水和蓝天相映成景。不远处,自动灌溉设备正在给树木浇水,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曾经这里黄沙遍地,每到冬春时节,河道裸露...

    时间:07-26
  • 冯治纲:保家乡美名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冯治纲像。  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供图">  冯治纲像。  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供图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抗联英雄园松林苍翠,一尊铜像气势如虹。这尊铜像描绘的是东...

    时间:07-26
  • 科技报国 打造“天网”(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辽阔的苍穹之上,有一张无形的信息“天网”:无论是穿行于雪域高原的边防战士,还是驻守偏远岛礁的守岛官兵,他们只要用通信设备发出口令,都能通过这张“天网”,实现信息“千里一键直达”。   这张...

    时间:07-26
  • 三部门调拨2.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援河北陕西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5日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折叠床、毛巾被等2.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河北、陕西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救...

    时间:07-26
  • 第八届进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本报上海7月25日电 (记者田泓、罗珊珊)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记者25日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有超过50...

    时间:07-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