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任务

2025-07-28 09:02:0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红树林被称作“海岸卫士”,是全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红树林面积稳步增长,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为全球贡献了成功的红树林保护中国方案。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营造红树林9200公顷,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目标任务。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3.03万公顷,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38%。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它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多次作出具体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广东湛江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以此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全球联合行动,不断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守护好这一珍贵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强化红树林保护。为了摸清底数,国家开展了红树林资源现状和适宜恢复地专项调查,建立了红树林专项调查数据库。为了严格管控和修复,首部湿地保护法专设了红树林保护条款,《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将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修复重点支持范围。与此同时,我国还实施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推动制定多项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红树林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项目占用和违法破坏红树林的情况明显减少。在不懈的努力下,如今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成就也不断得到国际认可,国际红树林中心自去年在深圳正式成立以来,意向成员国目前已达19个。

  在积极有序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的同时,各地也在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广东惠州,当地首创我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促成全国数量最大、数额最高的红树林碳汇认购,让红树林变身成了“金树林”。

  今年5月1日起,《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正式实施,我国红树林监测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政策文件,并组织编制“十五五”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为红树林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相关阅读
  • 打赏先把眼擦亮(“融”观中国)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网络时代,打赏很常见。读小说、看直播、点外卖,都能通过打赏额外付费,表达赞许、感谢。   打赏乱象也不少。中央网信办2...

    时间:07-28
  • 中欧新能源汽车合作持续深化(国际视点)

      比亚迪纯电动卡车亮相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本报记者 刘 赫摄">  比亚迪纯电动卡车亮相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本报记者 刘 赫摄  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人在华...

    时间:07-28
  • 建设宜居城市,社会力量多元参与(财经眼·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桶溪村托幼点的幼儿在室外活动。该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王 东摄">  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

    时间:07-28
  • 建设宜居城市,社会力量多元参与(财经眼·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桶溪村托幼点的幼儿在室外活动。该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王 东摄">  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

    时间:07-28
  • “灾情面前,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7月27日清晨,雨势减弱,淅淅沥沥地下着。看到自己住的民宿房间被大水冲毁,回想起凌晨的经历,游客王艳心有余悸:“要不是被及时叫醒,后果真是不敢想!”  26日12时至27日2时,北京市密云区平均降雨量达...

    时间:07-28
  • 用49年书写坚强人生故事(民生一线)

      “忘不了院长抱我上车时那温暖的双臂,忘不了生病时护士长送到嘴边的调羹……”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杨玉芳老人创作的诗歌,记录了他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生活的点点滴滴。  “大地震让我再...

    时间:07-28
  • 用49年书写坚强人生故事(民生一线)

      “忘不了院长抱我上车时那温暖的双臂,忘不了生病时护士长送到嘴边的调羹……”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杨玉芳老人创作的诗歌,记录了他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生活的点点滴滴。  “大地震让我再...

    时间:07-28
  • 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商领域相关犯罪一万余人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倪弋)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商黑灰产犯罪有关情况显示,当前电商产业链不法乱象增多,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电商行...

    时间:07-28
  • “多少人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的胜利”(时空对话)

      沈长龙近照。  本报记者  王 者摄">  沈长龙近照。  本报记者  王 者摄  走进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小店镇小官庄村的一处农家院落,99岁的抗战老兵沈长龙凝望窗外,他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

    时间:07-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