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聆听138亿年前的“第一声婴啼”(唠“科”)

2025-08-23 05:46:00

来源:人民日报

  现代宇宙学的主流理论认为,宇宙在诞生的极早期经历过一个极为短暂但异常迅猛的膨胀阶段——宇宙暴胀,宇宙的尺度在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放大了亿亿亿倍。这个剧烈的过程不但埋下了后来星系、星系团等宇宙结构形成的“种子”,还激起了时空的涟漪——即原初引力波。

  引力波是时空的波动。2015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合作组宣布首个引力波的探测事例,这一划时代的发现摘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开启了人类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目前已积累的几十起引力波探测事例均源自大质量天体,如黑洞、中子星的并合过程。原初引力波与之截然不同,它产生于138亿年前时空的量子涨落,被称为“宇宙婴儿时期的第一声啼哭”。至今,这些微弱的涟漪仍在宇宙间回荡。

  原初引力波承载着宇宙诞生的核心秘密。现代宇宙学对极早期宇宙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图景,例如:暴胀宇宙——宇宙在诞生后极短时间内经历了一次指数级的超快膨胀;反弹宇宙——宇宙在经历一次收缩后反弹;循环宇宙——宇宙在膨胀和收缩之间周而复始的循环等。不同的理论模型对原初引力波的产生机制和强度也做出了不同的预言,因此,探测出原初引力波的存在与否、测量出原初引力波的强度,就如同获得了解开宇宙诞生奥秘的钥匙。此外,原初引力波是时空量子涨落被暴胀放大到可观尺度的直接证据。探测到它,将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的量子效应,为证实引力子的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关乎时空的本质。

  原初引力波经过138亿年的漫长时光已经变得极其微弱。幸运的是,人们可以通过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来寻找原初引力波的蛛丝马迹——原初B模式偏振。这种大尺度的、旋涡状的偏振图案,就像是原初引力波在CMB这张“底片”上留下的“指纹”,是其存在的最直接证据之一。LIGO等激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如同架设了一台“时空录像机”,实时录制了引力波引起的臂长变化;而CMB偏振望远镜探测原初引力波,则更像是拍摄一张来自宇宙早期的“化石照片”。

  探测原初引力波对台址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大气层中的水汽会严重干扰对这种微弱偏振信号的精密测量,一般认为,观测季可沉降水汽含量中位数低于2毫米的地方,是较为理想的台址。纵观全球,只有南极极点、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格陵兰岛和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满足这样的条件。在冬季,阿里台址气温将降至零下30摄氏度,可沉降水汽含量中位数在观测季可达1毫米以下。

  2025年4月,在海拔5250米的西藏阿里高原,我国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AliCPT)成功实现“首光”观测。现已部署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AliCPT—1),在国际同类望远镜中有效口径最大,可搭载探测器数量最多。目前,AliCPT—1已转入科学观测阶段,它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扫描,在CMB的偏振信号中搜寻原初B模式的独特印记。原初引力波的探索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最原初的样貌,让我们得以“聆听”来自138亿年前的回响。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首席科学家)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3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2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

    时间:08-23
  •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2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

    时间:08-23
  • 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2%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王雨萧)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51.3万吨(570.3亿斤),比2024年增加33.9万吨(6.8亿斤),增长1.2%。 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202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42.9千公...

    时间:08-23
  • 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2%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王雨萧)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51.3万吨(570.3亿斤),比2024年增加33.9万吨(6.8亿斤),增长1.2%。 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202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42.9千公...

    时间:08-23
  • 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2%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王雨萧)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51.3万吨(570.3亿斤),比2024年增加33.9万吨(6.8亿斤),增长1.2%。 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202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42.9千公...

    时间:08-23
  • 国家防总针对海南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8月23日11时位于海南三亚市偏东方约650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剑鱼”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继续偏西方向移动,强度明显加强,最大强度可达台风级到强台风级(13~14...

    时间:08-23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广州8月23日电(记者胡拿云)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受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影响,23日开始,广东海面和南海中北部海面风力加大,海上风险逐渐增加。鉴于当前形势,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于23日...

    时间:08-23
  •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已生成 强度继续加强

    新华社海口8月23日电(记者罗江)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获悉,南海热带低压已于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当日8时,其中心位于海南三亚市偏东约77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

    时间:08-23
  •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已生成 强度继续加强

    新华社海口8月23日电(记者罗江)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获悉,南海热带低压已于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当日8时,其中心位于海南三亚市偏东约77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

    时间:08-23
  •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卡罗尼将于8月25日至28日率团访华。 ...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