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45年一亿亩绿色 内蒙古阿拉善亮治沙答卷

2025-10-21 15:3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阿拉善10月21日电 题:45年一亿亩绿色 内蒙古阿拉善亮治沙答卷

  中新网记者 陈峰

  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秋季造林正酣。近日,当地发布数据介绍,经过45年的不懈努力,当地防沙治沙累计治理面积突破一亿亩。

图为秋季造林现场。阿拉善盟宣传部供图

  从“一锹一镐”到“科技领跑”的跨越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境内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直逼3000毫米。

  自1980年起,一代代治沙人就扛起铁锹挺进沙漠,开启了漫漫治沙之路。

  “那时候没有路,没有机械,治沙全靠一双手、一把锹、一副肩。”第一代治沙人刘宏义回忆,他们靠着人拉肩扛,将一棵棵苗、一捆捆草运进沙漠深处。“一顿饭半斤沙,白天种下的树苗,一夜之间可能就被风沙连根拔起。”

  就是在这样近乎绝望的条件下,阿拉善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在沙漠边缘扎下了第一批草方格,种下了第一片梭梭林,为后来的绿色版图钉下了最初的“楔子”。

  面对国际学术界“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不具备飞播条件”的定论,刘宏义和他的科研团队历经数万次反复试验,最终创新提炼出“适地、适种、适时、适量、封禁”的十字方针。种子裹上保水剂成“种子导弹”,借GPS精准播撒。如今每年上亿粒“抗旱种子”飞入大漠,飞播造林成活率较初期提升3倍以上,成世界治沙奇迹。

  从最初的一锹一镐,到如今的四轮压沙机、手扶式植草机、无人机飞播......阿拉善的治沙装备完成了数次迭代。防沙治沙由过去的“人海战术”逐渐转变为“机械上阵”。

  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林业正高级工程师张有拥说:“科技让我们在与风沙的赛跑中,第一次占据了主动。”

图为无人机飞播造林现场。阿拉善盟宣传部供图

  从“阎王鼻子”到“生态要塞”的华丽蜕变

  在“三北”六期工程中,阿拉善肩负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与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重任。阿拉善盟林草局工程师海莲直言:“守不住这里,风沙将威胁河西走廊、华北乃至中国的生态安全。”

  年近六旬的治沙工人王建国,手掌满是厚茧,他清晰记得在古驼盐道险地“阎王鼻子”治沙的日子:“一阵风沙就将刚铺好的草方格埋掉大半;流沙里种树难,树苗种了死、死了再种,反复摸索尝试,才扎出万亩绿洲。”

  2022年,乌兰布和段(阎王鼻子)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项目团队先将高耸的沙丘推平,铺设草方格固定流沙,再在草方格间栽种耐旱的乔灌木,最终织就了一张全方位的“阻沙网”。

  项目负责人宫宏斌回忆,那时夏天干活炎热,光着膀子得晒掉一层皮,新皮长出来又接着晒,又掉一层,一年至少掉两层皮。

  经过治沙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这里再不见漫天黄沙,取而代之的是绿草茵茵,鸟语花香之景,植被覆盖率超84%,每年拦截150万吨流沙流入黄河,昔日“夺命关口”变身“生态要塞”。

(资料图)图为乌兰布和段(阎王鼻子)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绿草茵茵。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沙地里长出“金疙瘩”

  45年的探索,让阿拉善悟出一个道理:可持续的治沙,必须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新路。

  在阿拉善“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当地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的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在治理沙地的同时促进节能降耗,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外,阿拉善还巧妙地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了以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为代表的特色沙产业。

  “过去守着沙地受穷,现在靠着沙地致富。”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的马奋梅是当地沙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之一。自2007年以来,她边学习边实践,累计种植梭梭林20余万亩,并成立公司带领千余名农牧民在黄沙中掘金。

  目前,当地沙产业累计带动3万多农牧民增收,户均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真正实现了“沙漠增绿、百姓增收”。(完)

  • 相关阅读
  • 北京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挂牌:南有横店 北有“竖店”

      本市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挂牌   南有横店 北有“竖店”   本市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醉影场,上个月在醉库文创园挂牌,因为拍摄的多是竖屏短剧,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北京“竖店”。属地朝阳区崔各庄乡也正在...

    时间:10-21
  • 智慧养老产品适老性如何?智能化不能“围着数据转”

      从监测健康数据的毫米波雷达,到满足精神需求的陪伴机器人,再到评估口腔功能的智能化系统。如今,五花八门的智慧养老产品正悄然来到老人身边,尝试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这些产品老人能否用得惯?还有哪些地方需要...

    时间:10-21
  • 特朗普称正全力推进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华盛顿表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正全力推进,这表明他支持这一拜登时期达成的...

    时间:10-21
  • 中方:美方挥舞签证大棒挡不住中国同中美洲国家关系发展的时代大势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破坏中美洲国家法治的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

    时间:10-21
  • 从洛阳出发,看见全球古都的新生密码

      千年古都,何以新生?世界在洛阳共寻密码。   10月16日至18日,第六届世界古都论坛在河南洛阳举办。本届论坛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都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古都 新生:全球古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就...

    时间:10-21
  • 车内睡觉失踪的4岁女童找到后 民警哭了为何让人动容?

      孩子平安归来后,需要进一步反思教训,这也是对所有监护人的提醒   这两天,朝阳市建平县一名4岁女童走失一事牵动万千网友的心。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秋收,在地头车内睡着,有一扇车窗半开着,奶奶约20分钟后返回车内发现...

    时间:10-21
  • 近百家首批会员加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团出道”

      中新网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在南京举行。当日,南京微短剧“一站式”服务生态小程序——“南京‘剧’好”首发,拟构建覆盖影视制作全流程的服务生态。...

    时间:10-21
  • “风神”将掠过西沙群岛后趋向越南沿海

      中新网海口10月21日电 (符晓虹 郭冬艳)海南省气象台21日上午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将于今天下午至夜间掠过西沙群岛,之后趋向越南中部沿海。   据监测,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21日10时中心位于北纬17...

    时间:10-21
  • 广东江门取得基孔肯雅热疫情低水平散发的阶段性目标

      中新网江门10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江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家和广东省驻江门工作组联合分析研判认为,前天(19日)和昨天(20日)江门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数已降至50例左右,取得了疫情低...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