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商南国土部门工作的胡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家中有一本疑似唐代的碑文拓本,看似年代久远。拓本碑文中提到碑立于大历十四年,为颜真卿所书,碑身埋于长安城中,且断为两截……10月8日,记者前往采访时亲眼见到了这一拓本。
在胡先生家记者看到,该拓本封面封底均为硬纸板,用蓝色花绸布精细包裹;拓本长为30厘米,宽为17.5厘米,厚约2厘米;内页现存26张52个页面,纸张为绵纸,拓片似宣纸,其中3张没有拓片文字。可以清晰地看出,拓片是一张张按顺序粘贴在内页的绵纸上的。由于时间已久,拓片四周可见发黄的水渍痕迹。整个拓片零散叠放,用灰白色羊皮绳捆扎。
据胡先生讲,这个拓本是他父母大概在1968或1969年从山西省洪洞县马头公社石桥村带到商南县城的,一直保留至今。因为他父母也不清楚这个拓本的具体价值,所以有几张已经被他的母亲剪做鞋样用了。目前,估计这个拓本会残缺3至4张。
胡先生说,据他判断,拓本应是从一块唐碑上拓下来的。因为拓本碑文中有“(碑)立于大历十四年”“真卿撰并书”“此碑埋没长安城中”“一隐一显”等字样。胡先生说,由于碑文全为古文,没有标点,且有很多繁体字,也不能确定顺序,所以也无法弄清碑文中所述具体事件。他希望有考古或古文方面的专家能为这本拓本拼出顺序,并能翻译出其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拓本能在西安找到那两截断碑,弄清历史真相,弥补这一残缺的历史。倘若这个拓本真有价值,如果能找到碑,也能为国家作点贡献;假如其价值不大,也没有关系,也算了却一个心愿。他还说,西安现在正在搞大面积建设,也许这两截断碑已经存入了哪个博物馆,也许已经被挖出但不知其价值而被遗弃,也许还不被人所知。总之,若能通过拓本找到碑是他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