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田昕 邢锋)2011年2月18日是农历的正月十六,人们走亲访友,还沉浸在祥和快乐的新年氛围之中。一大早,丹凤县东岭乡小张和小石的两位彝族新娘就结伴去花瓶乡看望一同嫁来的彝族姐妹。天黑了,还不见新娘回家,新郎小张和小石两人急忙赶到花瓶乡去找新娘,不料这里的小赵等三个新郎也在焦急地四处寻找新娘。五个彝族新娘集体消失,令新郎们惶恐不已,失望愤怒之余,他们急忙来到丹凤公安局报案求助。
买来的新娘
丹凤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重大婚姻诈骗案。事情的始末还得从2010年7月份说起,家住丹凤县东岭乡的老黄为儿子的婚事操尽了心,儿子虽生得一表人才,家境也算富裕,但因家处深山,交通不便,娶妻便难似登天。眼看儿子已快三十了,还讨不下老婆,怕儿子打光棍的老黄四处打听说媒都没个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黄听说花几万块钱在四川就能买个媳妇,老黄咬咬牙带上儿子去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在介绍人的帮助下,花了五万元钱,给儿子娶了一个媳妇。娶回的媳妇不仅年轻漂亮,和儿子也很恩爱,让当地人找不下媳妇的大龄青年羡慕不已,有人来找老黄让帮忙,也想在四川买个媳妇。经不住邻里乡亲的央求,老黄给其在四川认识的一个叫格古的彝族人打电话让帮忙给乡亲们找媳妇。格古答应将其女儿尔亮出嫁,并索要7万元的彩礼钱。2010年12月底,格古带着女儿尔亮来到的丹凤,在老黄的介绍下,收下7万元的彩礼钱后,将女儿嫁给了当地一个男青年,并不忘记给“介绍人”老黄一些好处。老黄的这一次成功说媒,在当地再次引起轰动,附近的大龄青年纷纷找到老黄让给"买媳妇",尝到了甜头的老黄又给格古打电话,让再带些姑娘过来。年后正月初二,格古和另一个男人带来了四个姑娘。不几天,在老黄的牵引下,四个姑娘先后分别以6万-7万的卖给了附近的乡亲们。格古、达哈在收了20多万元的“彩礼钱”,付给老黄一些辛苦钱后离开了丹凤。
留在丹凤的四个彝族姑娘在一两天内都与男方举行了结婚仪式。新媳妇们与当地人语言不通,不相往来,她们几个同族姐妹之间来往频繁,常在一起嘀咕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虽说娶媳妇花了不少钱,但新媳妇一个个温柔体贴,小伙子们还是挺满意的。他们想新娘们背井离乡,人生地疏,她们之间的走动也是正常,再说都进行了结婚仪式,婚前也写了协议,若逃婚就要退还所付的彩礼钱,他们一个个都放松了警惕。然而,就在2月18日这天,一起嫁来的四个新娘和年前嫁来的尔亮共五个新娘集体消失了。
骗子的伎俩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买来的四川媳妇跑了的传闻不胫而飞,受害人不仅遭受巨额财产的损失,还得承受乡亲们的耻笑,几位老人也因此病倒。丹凤公安局局长赵念强在听取案件汇报后,高度重视,要求刑警大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专案组对案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此案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跨省婚姻诈骗案件。由于嫌疑人与受害人语言不通,交流极少,又未遗留任何有价值的物品和线索,破案难度极大。专案组决定赴四川凉山自治州美姑县找到此案的关键人物格古,寻找案件突破点。
美姑县是一个彝族自治县,此处山大沟深,不通公路,群众全在高山上居住,且居住分散,“格古”一名在该地十分普遍,加上语言不通,寻找格古犹如大海捞针。但民警毫不气馁,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通过各种手段,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吉克格古和他的女儿吉克尔亮,并迅速予以抓获。
据吉克格古交待,2010年7月份,他在美姑县认识前来为儿子买媳妇的老黄,双方互留了电话。11月份,被赌债逼得无路可去的他接到老黄让帮忙给找媳妇的电话后欣喜若狂,立即想到把离了婚的女儿嫁到丹凤去,自己可以得一笔高额"彩礼钱"。女儿若不愿意,也可借此机会诈骗一笔钱财。11月份彝族新年一过,他马上带着女儿来到了丹凤,顺利的把女儿"卖"了7万元,回到美姑还清了赌债。不久,老黄又打电话要求再给找些新娘,只有一个女儿已被他买作他人妻的格古为了再发一笔横财,找到了专门从事婚姻诈骗的达哈,两人一拍即合,由达哈找了四个彝族姑娘,并约定钱骗到手后就趁机逃走。2月18日,格古和达哈将尔亮及另外四名新娘接走。
目前,吉克格古父女两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告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由于其他几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还在追捕之中,格古已将所骗的钱财挥霍一空,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暂时也得不到补偿,而他们感情上所受到的伤害更是无法弥补。
警方的提示
婚姻诈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仙人跳"。
在一些男女青年比例失衡的地区,有的个人或家庭因条件差,在当地难找对象。往往病急乱投医,部分男青年及家长对婚姻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恨不能当天介绍,当天就将媳妇娶进门。有的不看对方的身份证件,不打听对方的真实情况,不领取结婚证书,就盲目将女方带进家门,认为女方只要进了家门或举行仪式就行,对婚姻感情有速战速决的心态,完全像买卖商品那样,这些都为骗婚埋下了伏笔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