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余芳 王丽) 8月23日,商洛市剧团文化体制改革后的首部花鼓大戏《月亮河》进行彩排,预计8月底可与观众见面。
展现商洛人文情怀
花鼓戏《月亮河》是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小说《天狗》改编,由著名编剧刘安进行再次创作完成。该戏讲述了陕南月亮河畔高堡子村的高立正在一次打井中不幸受伤身残,家道中落,陷入困境,高立正的妻子月儿勤劳勇敢地支撑起即将衰败的家,她和高立正的徒弟天狗乘着时代的大潮养蝎子、办蝎场,使家庭逐步兴旺富裕起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和各自心路历程的发展变化过程。
据该戏导演吴彦秋介绍,《月亮河》仅是剧本筹备就已经两年多了,先后反反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月亮河》虽然改编自小说《天狗》,但却对原著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处理,对小说进行了再次升华。戏剧对人物关系、人物特点都进行了再创造,更加注重反应商洛人的情怀,更多地融入了商洛的地方特色,剧中对商洛的柿子树、核桃树等进行了新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本土特色更加浓厚,风格也更加优美和清新。
国家级水平打造商洛花鼓
这部新戏邀请了众多专家参加,同以往花鼓戏相比,无论是剧情设计、舞台道具、灯光效果,还是舞蹈音乐表演,都更有看点。据商洛剧团团长田朝霞介绍,此次剧中所用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都是新购的,导演、舞美、灯光设计均是从北京请来的专家进行指导创作,就投入来说,在商洛花鼓戏历史上是空前的。
《月亮河》完全是按照国家级水平来打造的,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吴彦秋专门从北京来商洛就地指导。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章抗美特邀担任《月亮河》的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王宇刚担任,他曾多次与张艺谋等知名导演合作,曾担纲《印象·刘三姐》及全国多个大型演出的灯光设计。剧中的舞蹈编排也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的专家进行专门创作的,尤其是各式“鼓”舞,更是为商洛花鼓戏提供了一个艺术表现载体,利用各种不同的鼓,载歌载舞演故事,表达出人们不同的情绪,为花鼓戏贴上了“鼓”的标签。专家名家云集《月亮河》,期望将其打造成商洛的一张文化名片。
交响乐首次走进花鼓戏
据吴彦秋导演介绍,《月亮河》在编排上更加注重音乐品位。此次乐队伴奏邀请了专家进行专门打造,乐器也是既结合了板胡等传统乐器,也融入了现代的双管乐器等,使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月亮河》在音乐上最大的特色是交响乐首次走进了商洛花鼓戏,这在商洛花鼓戏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剧中音乐在继承传统花鼓风格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背靠传统,但又面向未来、面向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