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阮荣均) 今年以来各县区采取得力措施力促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取得了明显效果。
据统计,商州区安排5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设施良种核桃建园、设施蔬菜扩张、地膜洋芋高产基地建设等富民增收工程。共落实设施蔬菜基地8个1160亩;新发展良种核桃建园4.1万亩,中药材6万亩,烤烟5500亩,食用菌500万袋,地膜洋芋8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转移劳动力8.88万人,收入4.52亿元,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496元,增长28.6%。洛南县积极推广“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模式,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35个,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1个,新认证无公害农畜产品5个,认定基地3个,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2万亩,建成了全市首家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展销中心,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2427元,增长27.1%。丹凤县坚持以畜、药、果为重点,积极发展大场大户,新发展养殖小区5个,养殖大户122户,以华茂牧业为龙头,以商镇王塬、武关民乐为依托的“畜—沼—菜(果)”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初步形成,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2723元,增长27.2%。商南县坚持把发展二三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依托金丝峡等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带动农民稳定增收,新发展农家乐10户,累计208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91户,累计达到4518户,私营企业49户,累计348户。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2827元,增长26.7%。山阳县以五大商药为重点,一手抓订单规范种植,一手抓野生家管,通过龙山医药公司和金川封幸化工有限公司的收购,带动药材种植发展,新发展以黄姜为主的药源基地3万亩,累计33.2万亩。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2713元,增长26.8%。镇安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在“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建板栗园2.6万亩,完成板栗嫁接115万株、高接换优10万株,促进了农民增收。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3000元,增长26.6%。柞水县利用春节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提前调研,加强与省内外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和用工单位联系,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面向城镇、发达地区务工就业,实现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4.3万人,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1%。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2300元,增长27.1%,各县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市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93元,同比增长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