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 为了适应畜牧业由传统分散粗放型向现代规模化集约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实施畜牧业“1155”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全市蛋鸡发展到1000万只,肉鸡发展到1亿只,养殖生猪500万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0个。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畜牧产业发展已呈现出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分散农户多元并进的产业化格局和现代畜牧业的基本框架态势。
围绕畜牧业“1155”工程,市上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将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与蔬菜、果园、沼气相结合,促进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去年命名了44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争取省级标准化扶持资金30万元,扶持了10个蛋鸡标准化饲养场。争取国家和省上对畜牧业规模养殖投入,到目前争取省级投入2000多万元,扶持规模养殖厂近40个,争取到省级畜牧示范园区项目一个。全力打造以丹凤为主的肉鸡示范县建设,争取省农业厅投资1000万元,建成肉鸡饲养大棚600个,肉鸡饲养量已由去年的1200万只增加到3000万只,全市肉鸡饲养量已达到3500万只。突出洛南、丹凤、商南三个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猪项目,大力兴办规模养猪,全市已建万头生猪镇10个,万头生猪示范村20个,其中建设省级万头示范村一个。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的同时,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1155”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全市已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示范场13个,市级示范场44个,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4745个,规模养殖场畜禽存栏数占到全市的46%;各类畜禽专业合作组织48个,拥有会员2.62万个,带动全市6.87万户群众致富增收。到7月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了250多万头,牛11.78万头,羊36万只,家禽饲养量达到了2400多万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9.97万吨、3.17万吨、0.09万吨。全市养殖业正在实现由零散型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转型,现代畜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