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手工铸铁传统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铸铁传统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2012-05-24 09:05:39


每次开炉前,老人都会仔细检查炉子

  59岁的张文华老人是洛南县城关镇周村蝗虫庙铸造厂的创始人和经营者。据悉,蝗虫庙铸造厂是商洛市现存的最后一家铸造厂,而张文华老人也是当地最后的手工铸铁工匠。

  铸造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文华凭着自己所学手工铸造技艺,创建了这座面积不大的铸造厂,主要铸造一些农村使用的犁铧、炉齿、小锅等日常用具。张文华老人所采用的铸造技艺,是一种原始古老的铸造方法,被称之为砂铸、翻砂,主要通过高温将金属熔化成液态,倒入模板内,待液态金属冷却凝固而制成不同形状的器具,这种铸造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张文华老人凭着过硬的铸造手艺,铸造生意红红火火,年营业额达10万元,纯利润超过两万元,后来厂子还购买了车床、电焊机、氧气焊等器械用来生产粉碎石头的粉碎机、烤烟用的炉条。

  见到张文华老人时,他正在加工犁铧,犁铧是农民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工具。“铸造犁铧,要经过制模、熔铁水、浇铸等十几道工序,现在铸造好犁铧只能等人来买,如果自己外出推销,连路费都不够。”张文华笑着说:“这次开炉生产犁铧,距上次生产已隔近10年,也就是说,上次生产的犁铧用了这么多年时间才卖完。生产手工犁铧不仅要有适宜的沙土当模具,而且要严格把握每道工序,这样才能铸造出光滑、结实的犁铧。

  传统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张文华老人告诉记者,铸造这活又苦又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农具需求量的锐减,铸造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所加工的东西在市场上逐渐没有了销路,传统技艺也慢慢淡出人们视线。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补贴标准逐年提高,多数农民耕地都用上了现代化的农机具,犁铧在农村几乎已无人使用,其生产工艺也面临失传的现状。张文华说,他也知道自己生产的犁铧销路不好,但如果还有人需要,他就会生产,如果他不生产的话,大家在市场上想买都很难买到犁铧了。

  从事这一行业多年,张文华对铸造这门技艺有了很深的感情,面对现状,他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手工做活,生产量小,投入劳动力大,加上产品没销路,请人又付不起工资,这个行业实在没办法做了,但让我把厂子关了我又不甘心。”(西安晚报 张红中)

  • 相关阅读
  • 2012陕西省汽车越野赛将于7月在金丝峡景区点燃战火

      第三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暨金丝峡2012陕西省汽车越野赛,将于7月5日至7日在商南县金丝峡景区拉开战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近万位赛车手将展开精彩角逐。  本次比赛由陕西省航空无线电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

    时间:05-24
  • 镇安塔云山摄影展在西安开幕 活动共征集作品4000多幅

      5月19日,以宣传栗乡---镇安为主旨的第三届秦岭生态旅游节“中国栗乡 山水镇安”塔云山摄影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东,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连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