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汪锳 赵有良 方立 杨鑫)军营像一片绿色的草地,女兵就像绿草地上的花朵,青春靓丽,是军营之花。在常人的眼中,往往被误读为军营的点缀。可在驻训营里,女兵们英姿飒爽,她们和男兵一样值守报房、训练实战,矫健的身影,充满青春活力,庄严的军绿,透射出别样的风采。
回族女孩杨晓琴
士官杨晓琴来自宁夏宁武县,这个23岁的回族女孩,脸颊上的青春痘依然明显,但却不见了这个年龄的稚气,这是因为她已有了4年的军龄。
“在军营,我有着太多的记忆。”杨晓琴难忘当兵几年来刻骨铭心的经历。“第一次穿上军装。尽管它没有便装的款式色彩丰富、舒适随意,可它能让你从心中升起一种庄严感:从此我便是一名军人了。”第一次经历艰苦的训练。新兵连的日子是一段让城市女孩惊慌不安的时期,大运动量的训练不说,单是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这一项就让她尴尬不已,幸得老兵教她巧用小凳子才完成了这项训练。两天后看着床上棱角分明的被子,杨晓琴才找到了自信的感觉。
因为回汉饮食有一定的差异,杨晓琴一开始还心存顾虑,但在新兵连第一次用餐的时候,她便被感动了,班长将她带到专用的清真餐厅,让她感觉到军旅生活也有家的温馨。杨晓琴说,明年5月她就要复员了,心里很不舍,但她会珍惜在部队的这些日子,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
不再腼腆的何花花
20岁的何花花是2010年冬入伍的,近两年的军旅生活让她有了人生中最大的变化,“以前胆小,性格内向腼腆,见人就会脸红,不敢说话,更不会和别人主动打招呼。”“现在变得开朗大方了,学会了与人交流,尊重战友、关心战友。”何花花笑着介绍自己,言语表情再没了以往的羞涩。这个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女,参军前未曾吃过苦,但现在她体会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明白了父母赚钱养家的不易,学会了感恩。今年12月,何花花就要复员了:“虽然只有几个月的部队生活了,但我会倍加珍惜,好好训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说到最让她留恋的,依然是那份浓浓的战友情,“大家从天南地北走到一块儿是一种缘分,我会好好珍藏的,以后的日子,我要好好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生活和在部队里一样充实。”
替父圆梦的“刘木兰”
22岁的刘娟在甘肃定西长大,一年前她还是兰州职业学院大三学生。“走进军营,替父母圆了一个梦。”原来刘娟的父母很崇拜军人,可惜他们没有机会参军,便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刘娟便成了替父母实现愿望的“刘木兰”。
紧张的训练、重复的工作、严明的纪律,没有了校园里清晨树下读书的惬意、黄昏饭后漫步的诗意、双休日逛超市的随意。也许这正是刘娟要体验的一种军营生活,这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不可多得的经历。“跟学校生活相比,军营封闭的环境、严格的纪律约束,加上本身体能不是很好,一开始不适应,非常想家,也曾偷偷地哭鼻子流过泪。”刘娟说自己在大学里体育考试800米,跑一圈就受不了,现在每天跑3公里,800米是小菜一碟,想起学校时的自己,觉得真的是太娇弱了。
问刘娟读书好还是当兵好,她坚定地告诉记者,同时拥有丰富知识和当兵的经历,她感到很满意。她表示想考军校或再上学进修,以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驻训营里,像这样心怀各种梦想的女兵还很多,有的仅十七八岁,也许在家里,这些女孩恐怕还会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可当她们穿上军装迈进部队,就会锤炼成一名真正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