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结婚成本昂贵 新人无奈“啃老”

结婚成本昂贵 新人无奈“啃老”

2013-01-29 09:11:19


商州区沙河子镇红光村陈家小院举行新人拜堂仪式

  本网讯 (记者 陈静)当中国式婚礼在一个个年代中逐步演变,当这爱的接力棒如今传到“80后”“90后”手中,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我们“婚不起”。网友计算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百倍,让许多“80后”“90后”都觉得无奈。结婚对于两个相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但曾几何时,这份甜蜜却开始变得异常沉重。买房、买车、拍婚纱照、办婚礼,每一项“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婚不起”,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中国式结婚成本

  “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在鞭炮与欢声笑语中,一对新人的婚礼进入到高潮部分,眼看着儿子终于成家,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帮儿子整房子、买家具、筹备婚宴等事宜的陈先生满脸喜悦,却也有掩不住的疲惫。“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一代人比,结婚成本增长惊人呀!”在农村,父老乡亲们正式认可一对年轻人结为夫妻就是从举办婚礼的那天开始的。所以,一场婚礼既是一对新人的“宣告”,也是一个家庭的“面子”,从婚宴上的菜式、烟酒,婚房的布置每一样都不愿意含糊。

  在日趋昂贵的“中国式结婚”面前,越来越多的新人们愈加觉得囊中羞涩。据调查显示86%的被访新婚夫妇月收入不到8000元,其中绝大多数的月收入不到5000元。结婚钱父母出已经成为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要选择。大约有47%新人结婚费用的20%至60%来源于父母支持,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结婚消费的80%至100%靠父母资助。

  陈先生家住商州区沙河子镇,儿子从11月份确定结婚的日期开始,一家人便早早的开始为婚礼做准备。从装修房子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重铺地板砖、粉刷墙面、更换门窗等花了近1万元。紧接着便是购置新家具,沙发、茶几等花了大概1.2万元,装完房子又是购买家电,除去家里原有的电脑、电冰箱之外,46寸液晶屏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新电器也一应俱全,花了将近3万块。家里基本布置完之后,陈先生和老伴又开始筹备婚宴,现在村里虽有人在饭店包席,但陈先生觉得在家做席更热闹、更有气氛,便从待多少席的客,每席上几个菜,邀请哪些宾客等一一筹备,整个宴席花费1.5万元左右,再到婚庆公司、婚车等的安排又是近5000元。儿子和儿媳也忙碌的拍婚纱照、买衣服首饰等大概花了两万多。

  这些焦头烂额的事情让陈先生直感慨结婚成本的高昂。他告诉记者,1986年他结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费,更没有那么多的家具,他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的立柜、梳妆台等都是请村里的木匠做的,那时候流行的“三转一响”他还买不起,只是置办了一些衣物、被褥等,宴席只有三十几桌,每桌花费也才30元左右,总共花了1千多不到2000元。说起他的儿子结婚花费,他表示,虽感觉花费很大,却也情愿,他说:“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能太不像样子”。据陈先生回忆,他有一个长辈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结的婚,结婚的家具只有两个锁衣的大红箱子,一床褥子,两床被子,一条粗布织的床单,那时候家里睡的还是土炕,婚礼就在当时的生产队干活休息的间隙举办的,一人几颗糖、几根烟就搞定,完了大家继续干活。

  “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用了半头猪,我要娶个媳妇得要父母半条命”,虽是网络上的一段戏言,却也真实的反映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婚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长。家住洛南县中村镇的“准新郎”赵先生满脸无奈的说道,“我也不想让父母为了我娶媳妇花掉辛辛苦苦操劳大半辈子的积蓄,但是现在结婚成本太高了,不靠父母的话我就得打光棍了。”

  结婚成本增长100多倍

  据年近50岁的冀女士介绍,他们那时候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缝纫机是那个时代每个新娘子的渴求,方便以后过日子缝缝补补,但是她的“80后”女儿却认为,又不是每个新娘子都是裁缝,缝纫机根本就没有必要置办。对待父辈甚至祖父辈“省钱”的结婚,“婚不起”已渐渐成为包括我市的“准新人们”在内的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据了解,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大米国家供应价凭粮票0.15元左右,猪肉0.80元左右一斤,那时候在我市的农村大部分结婚的家具除了两个锁衣箱和简单的被褥外,还会有一张带抽屉的桌子,当时的彩礼只有一二百元,结婚成本总共就400元左右。

  到了80年代结婚的彩礼是200多到500左右不等,家具讲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那时的农村大部分人只是摆几桌婚宴,送上几床被褥,请木匠打桌子、梳妆柜、床等家具就过门儿了,四件套凑不齐照样结婚,新衣服是扯布自己做或者找别人做,家里用织布机织两条新床单。婚礼也很简单,拜完天地新人面对毛主席像,由证婚人完成证婚就可以了,房子基本就是和家里人一起住。婚礼一般花费2000元左右。

  90年代,婚礼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彩礼从2000元到6000元不等,不仅有大立柜、高低柜、写字台等家具,也有了新的“三大件”,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婚宴从以前的几桌到五十多桌,并开始讲究排场,家具、家电等都是按照各家的经济实力购置,结婚成本开始涨到两万多。

  21世纪初期,我市大部分农村结婚的彩礼是1万元左右,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摩托车、家庭影院等电器,也出现了为新娘子买“三金”的开销,在2005年前后农村年轻人结婚开始讲究拍婚纱照、婚车等,一场婚礼的花费就在5万到6万之间。

  现在的农村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女方父母嫁女儿时,除了一般的家具、电器,都会要求男方有新房。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位来说,一间平房按照60平方米算,三间平房,连盖带装修下来至少也需要8到10万元,如果是新盖三间两层小楼的话,也都在23万上下。彩礼也由原先的几千元涨到几万元不等,结婚家当也已经从自行车、洗衣机、电视机、煤气灶变成摩托车、电冰箱、液晶电视,空调、电脑等电器,结婚成本已在10万元左右。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结婚支出都离不开父母支持,甚至部分年轻人还因婚礼的过度消费背上债务,这既不利于年轻人创业,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养老。其实,结婚成本是否高昂并不是衡量婚姻幸福的唯一标准,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最主要的还是感情的维系、用心的经营。

  结婚应量力而行

  结婚奢侈风越刮越厉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婚礼作为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值得纪念,但是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婚姻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味地追求婚礼的奢华,过多透支财力,必然会影响到婚后的生活。新人特别是家长应该更理性地面对这一问题,不能盲目跟风。为了“面子”和虚荣心而不惜重金打造奢华婚礼的做法,并不可取。

  现实中高昂的婚恋成本之下,年轻人结婚方式选择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部分人选择啃老,另一部分则直接选择裸婚。据《2012年婚恋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对于裸婚持反对意见只占33.9%,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对于这种形式都报以支持,或者并不反对。对于当下许多适婚男女而言,裸婚或许已成为迫于婚恋成本过高的一种有效应对。

  业内人士认为,婚礼给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是由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的,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和对传统习俗的固守,往往带来很多繁复的手续。有六成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举办简约的个性婚礼,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也有近六成受访者直言,婚礼从简的阻力来自父母。

  除家庭因素,据一家媒体的调查显示,有26%的受访者认为,举办豪华婚礼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有10%的受访者更是直言,举办豪华婚礼是炫富在作祟:“看见别人的婚礼很有派头,自己不跟着,生怕会落伍。还有些把婚礼也当做社交的一部分,通过婚礼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排场越大越显示身份的与众不同。”

  • 相关阅读
  • 女子为多拿拆迁款假离婚 丈夫趁机与小三结婚

      为了多拿5万元拆迁补偿,家住建邺区的马琴(化名)和丈夫杨军(化名)离了婚。可当她准备复婚时,却发现杨军已和“小三”偷偷结婚。只不过为了多拿5万元钱,现在却赔上了婚姻,马琴有点崩溃。  马琴...

    时间:01-21
  • 徐静蕾闻“才女”耳朵起茧 称结婚可能得七十

      作为演员,她获过诸多最佳女演员奖;作为导演,她凭借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跻身中国亿元导演俱乐部;作为主编,她创办的电子互动杂志《开啦》在5个月内突破一亿阅读量。  她就是徐静蕾,素有影视圈“...

    时间:01-21
  • 朋友结婚去不了收到账号要红包 网友:感觉怪怪的

      朋友在外地举行婚礼,无法到场送红包怎么办?近日西安网友@土著瞎想在微博上发问:“外地好友结婚,可是问了几个接到请帖的人都说去不了,有人提议汇到对方卡上。但我想问随礼还可以汇款的吗?心里感觉怪怪...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