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外公喂饭时,是外公最高兴的时候。
本网讯 (记者 吕丽霞)她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买菜、洗衣、做饭,操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她又是一个孝顺的孙女,照顾着106岁的外公。她的名字叫李慧哲,今年59岁,她三十多年如一日伺候着外公。
1月9日早上8点多,寒风阵阵,家住商州区迎宾路社区背街一组的李慧哲匆匆忙忙地来到楼下,买了一碗豆腐脑提上了楼,来到三楼的房间里,扶起了躺在床上的外公,麻利地给外公穿上上衣,靠床坐好,然后端起床边的豆腐脑碗,边给外公喂,边和外公聊天,“张嘴啊,热不热,今早上是豆腐脑,给你换换口味。”虽然耳朵已背得听不清,也很难说出一句话,看着孙女的笑脸,老人还是笑着,配合地吃着。十多分钟后,一碗饭喂完了,李慧哲给外公换上干净的尿布,叮嘱几句,就又忙着开始收拾屋子了。多年来,每天早上,李慧哲都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拉开自己一天的序幕。
原来,李慧哲的外公张润德是商州沙河子镇杜家沟人,膝下二女一男。李慧哲的舅舅在青海,小姨在咸阳。李慧哲的母亲是张老汉的大女儿。1976年,49岁的母亲去世了,刚刚24岁的她便从母亲手中接过了抚养张润德老人的重担。
李慧哲说,母亲走的时候就给她交代,外公年龄大了,要好好地照顾他。从那以后,她就牢记这句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着外公。刚开始时,外公身体尚好,一个人还能生活,李慧哲有时间就到外公家干些重活。那时候杜家沟生活条件很差,吃水都非常困难,全村人都在村里的一口七八十米深的井里吃水,李慧哲到外公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挑水,有时天旱,她还跑到二三里外的地方给外爷挑水。
外公从70岁到81岁,整整11年的时间,李慧哲从没出门的姑娘变成了一双儿女的母亲,家从杜家沟搬到了城里,但她仍每隔几天拖儿带女去给外公担水送饭。
1989年,小姨回到杜家沟看望老父亲,把老人接到了咸阳。1999年,小姨病了,又是糖尿病又是抑郁症,实在伺候不了了,想着老父亲拖累了李慧哲好些年,就给西宁的哥哥打了个电话,结果嫂子告诉他,说你哥住院着呢。思前想后,小姨给李慧哲打了个电话,接完电话后,没过两天,李慧哲把外公从咸阳接回自己家中。
从那以后,外公就正式成为李慧哲家中的一员,外公单独住一个房子,家里有了好吃的,她也总让孩子们先给外公送去,冬棉夏单,衣服由她一件件置办,软硬酸甜,饭总是可着外公的口味做,老人病了,她给送汤送水,陪着打针,老人寂寞了,她就把孩子们叫到跟前逗趣,和老人聊些闲话。
一年365天,生活中的事细小而繁琐,李慧哲的丈夫要上班,两个孩子先是上学后又相继工作、成家,家中的事一天到头忙得她焦头烂额,但外公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好在丈夫和儿女都支持她,一有空闲都帮她分担家务,使她轻松了许多。
寒来暑住,杜家沟外公的老房子院子已长满了荒草,在李慧哲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也一天一天健朗。2005年,外公成了百岁老人,李慧哲在自己家中,风风光光她给外公过了个百岁大寿,外公还高兴地亲自写了对联。
2011年的春天,外公大小便就失禁了,刚开始李慧哲给外公买来尿不湿,按时更换,用了几次外公就给拉出来扔了,她想可能是不舒服,就开始用尿垫子和尿布,隔一会儿就去摸摸,湿了就赶紧给老人换,从那以后,李慧哲一天不知道要洗多少次,一晚上她起来两三回,给外公更换尿布。无论如何,她总是将老人的身上和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老人身体不好,只要天气好,她就尽可能地让外公下床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变着花样给外公做好吃的,想办法把老人逗得乐呵呵的。
如今,李慧哲已是两个孙子的奶奶了,孩子们每天回家,总是先去看看太姥爷,连李慧哲两岁的孙女也知道把好吃的先给太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