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临近,乡村集市上的服装也迎来一年中最红火的时候。(李亮 肖云 摄)
本网讯 (李亮 肖云)记者日前在山阳县小河镇等几个乡间集市上看到,在腊月服装的消费上,农村人也爱赶时髦。记者对今年农村人新年偏爱款式做个简单的汇总,以展现农村人的新时尚。
一是挽边牛仔裤。在黑山镇的一家服装店,一位农村妇女带着两个女儿来买新衣。她们说,已经转了好多店,就嫌式样不时髦。在这个店,她们看上了一款牛仔裤,淡淡的蓝色,质地挺舒服,不是太硬的面料,可以挽起来,露出各式各样的小花色。“小孩现在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这款牛仔裤开始穿时如果长了,就把它挽起来,露出这个花边,很好看。等到娃再长高点,放下来也不影响美观,还能穿的时间久一些。”老板娘在一旁说道。四个女孩一人挑了一件,挽起来的边有不同的图案,各挑了自己喜欢的,每条牛仔裤价值40元。其中一个女孩说今年她所在的黑山镇中学,有很多女孩都喜欢穿这样的牛仔裤,样子很漂亮。
二是格子裤。之前,只有在城里才能看到的女士穿的格子裤,红色、蓝色、黄色,咖啡色等多种颜色。近日,记者在农村的集市上也看见了这种格子裤,略带弹性,穿上身很显瘦,也比较舒服。山阳县板岩镇集市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说:“今年农村也流行这种裤子,价格就是四五十元,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比较偏爱,最近几天平均一天能卖出五、六件这样的裤子。”
三是时髦皮草装。记者在小河镇一家服装店里看到,这个店卖各种皮衣。女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农村人也讲时髦,皮草已成年轻人热爱的服装。男老板说:“今年啊,就属皮衣最快了,带毛领的,不带毛领的,卖得都快,就连家里的老爷子也要让给他留一件,去西安发货有时都要排队。”PU皮面料,不是真正的牛皮,摸起来质地不算太硬,颜色以咖啡色为主。价格在三百左右,带毛领的能贵一些。
前几年,哪能想到这么贵的衣服还有人买啊,要是放在过去,几十元钱的衣服都很难卖出去,现在生活好了,农村人都有钱了,买件几百元钱的衣服也是能接受的。男老板说。
四是农村也兴花棉袄。以前,在城里总能见到一些老太太穿着花花的棉袄,现如今,大红、绿色、条纹、暗花,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花棉袄也被农村人所喜爱。有些儿女在外打工的,回来总会给老人买上新衣服,今年城里的老太太都流行这个图案的棉袄啊,里面还填的是羽绒,买的时候鼓足了好大勇气呢,就怕老人接受不了这个图案,结果拿回来之后,老人非常喜欢,看着就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才觉得自己是买对了,看到老人喜欢心里也高兴。砚池河乡街道的熊女士说。
过年为什么要穿新衣服
古时候就有穿新衣的习俗,在南北朝,就有这种记载,元旦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这个朝代很有意思,市民之风非常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到处去逛。到民国的时候,《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所以这个新衣几乎成了春节的品牌。一过新年,大家都穿新衣。
在中国的传统中,过新年穿新衣的历史由来已久,它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春节新衣,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那么过新年穿新衣这个传统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人们过年为什么要穿新衣呢?
穿新衣与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过去农耕社会,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年一熟,也就是到年底才能有收入,因此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所以新年的时候都穿新衣服,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这个穿新衣还是辟邪的,它是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这个新年的时候,他都得给自己穿上新衣服。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后来就演变成了每逢新年穿新衣的习俗。(李亮 肖云)
编者的话
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
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商洛农民是我市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我们可以从农民身上的服饰变化看到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程度,新中国解放已经六十多年了,农民服饰从单调变成了现在的五颜六色,从几年买不了一件衣服,到现在一年买好几套,这不仅说明了服饰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脱不开关系,也与社会政治制度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新年到了,记者特别关注我市农民的服饰变化,采写了这一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