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多挣钱快致富
本网讯 (记者 方由朝)在县城有门市,有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坡上还种着价值几百万元的白皮松树,熟悉他的人说他身家近千万。他就是洛南县城关镇樊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海余。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身贫寒的袁海余,勉强读完高中就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四年后出师他在村里开了一个木匠铺。袁海余肯吃苦,手艺好、人缘好,村里人的大大小小木匠活都让他做,有名气了,城里人也来找他做活。在一次意外中,他的手受了重伤,才不舍地放下了木工活。接着,他当了几年村上的电工,看到难以维持生计,就承包了村上的15亩土地,投资6万多元栽植了4万多株白皮松。现在,有林业部门人士估价,那些白皮松的市场价已达到300多万元。
1999年,袁海余当选为樊湾村村主任,次年任村支书。樊湾村在洛河畔,距县城较近。过去村民们主要种庄稼、种菜。后来,在本村几个包工头的影响下,青壮年村民纷纷进城打工或承包大大小小的工程,久而久之,樊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建筑村”、“建筑老板村”。袁海余担任村支书后,为了改善村民们的居住条件,他放下生意,东奔西走,争取修路、拉水、拉电等项目和资金。在别人忙着挣钱的时候,袁海余为了村上的事,为了节约有限的项目资金,他常常无偿出动自己的机械,项目资金未到位,他就先垫资。日积月累下来,袁海余有印象的大一点的开销、垫资有4到5万元,这还不算他开自己的车到省、市、县里为村上争取项目、资金。很快村上的路修通了,自来水也接通了,电也改造好了。村民们感受最深的是,村容村貌一年一个大变样。
2012年,袁海余争取项目又建起了村党员活动室,村上还配合镇上,积极为县工业园区提供优质环境和服务,使园区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先后有三家投资上千万的企业在辖区工业园区落户。同时,他组织并整合村上的人力、机械和资金资源,承接了几个大的建设工程,村民们除了做生意的,都在村里承建的工地上挣钱。
袁海余认为,过去只是为村上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现在基础打好了,2013年,要带动更多的村民多挣钱、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