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刘占良)春节期间,看着大街上的人少了车也少了,单位也放假了,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从春节期间才感受到了年味。而在农村,过年的气氛进入腊月以后就在人们心头洋溢开来。报刊上曾登载外地一些部门对“人们过年的幸福感”做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城市人“过年幸福指数”远远低于农村人。为什么在城市里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城市里的年味去了哪里呢?
今年50岁的老张家在商州城郊,今年是他在商州当保洁员的第5年,这5个春节他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以往过年感受最深的是农村节前忙碌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一开始杀猪,二十三打扫卫生,二十五就开始蒸馍,二十六准备豆芽菜各种菜,二十七就开始做粉蒸肉,二十八、二十九都做,到了三十初一就停下光准备吃了。”老张继续谈到,“农村过年,跟城市不一样,农村人一家挨一家,肯在一起聚,不像这高层住宅,人都不认识,住在一个单元几年都不说话,农村娃们都在一块,不论到谁家去都是瓜子糖果过年好吃的都给吃。”
几年前老王从老家农村来城里做生意,现在在城里买了房,但他始终忘不了农村的年味。小时候他天天盼着过年,有好吃的,穿新衣。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拜年、串亲戚,享受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吃的并非山珍海味,但那个过程让人特别着迷。“农村就是风俗比较多一点,讲究多,过年就热闹一点。我感觉城里现在过年还不胜农村,打工的人都回去了。职工家属区,都在房子里住着,也没有啥民间活动。”
其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觉得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意思。商州市民老刘谈到,“小的时候家里比较困难,父亲一个人工作养一大家子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吃,小孩就是盼望过年,到时候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现在天天有鱼有肉的,天天在过年,所以对这个年好像无所谓。”
专家分析说,春节所有的主题都离不开农业社会的习俗,因此,过年,农村往往比城市更热闹、更富有传统特色和风格。春节是由形形色色的习俗仪式支撑的,城市文明中少了这些,过年自然也就没了味道。在感叹“到底该怎么过年”时,人们也在寻找着过年的新方式、新感觉。“城乡反串过年”近几年来颇受城乡百姓欢迎。在市政府上班的陈先生,每年都要带着家人开车到商南农村老家过年,他说,农村的年味更浓厚。还有一些农村的老人,想借过年清静一下,到城里孩子的住处过春节。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逛商场、放松身心,感受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