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宋奇瑞)1月12日清早,在柞水县城农行门前的街道二三十位市民大清早排队等豆腐。眼看着豆腐车的豆腐剩下不多了,大家干脆挤上前争先恐后你一块、我一块装进袋子等着过秤交钱。还有十多人见没有东西了,问什么时候能有豆腐?摊主说下午两点以后到豆腐坊里买。
笔者也是去买豆腐的,见豆腐这么抢手,有些好奇,一问才知道这是“九间房的乡下豆腐”。这里每天有一对推架子车卖豆腐的九间房人,已经卖了六七年了,虽然大家都不一定知道摊主的姓名,但熟悉主人夫妻的面孔和“九间房豆腐”。在工商所退休的张女士说,自己是给乡下家里老人买,可是没有东西了。“这‘九间房豆腐’是乡下高山黄豆,用传统工艺做的,用的是食用石膏,好吃,有老豆腐那种香味;六七年我都是买的这家豆腐不掺假很正宗。”旁边的王先生接过话,许多买豆腐的天天来,只认这个来自九间房的人。即使在三九天早晨很冷的时候,大家都是早早来等着买豆腐,原来不到8点就没有东西了。现在买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越起越早,早上七点半都没有豆腐了。
笔者上前打听,卖豆腐人叫张功书,是原九间房乡谢家街人,因为退耕还林后家里没有多少地了,就和妻子到县城租房做豆腐卖。自己用黄豆直接做,豆子不榨油,用正宗的石膏。“做豆腐没啥秘密的,谁都会做。我是乡下人,不爱作假,不爱短斤少两;大家相信我,我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张功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