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民生

商洛文化记忆:远去的二黄(三)

2014-08-18 09:57:25 来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姚怀亮)驰名优伶层出不穷
此200余年间,商洛民间二黄表演团体因为注重人才培养,艺员教育抓得早、抓得实,所以著名艺人层出不穷,且各怀绝技在身,声名不仅红遍商洛城乡,而且名震陕甘两省,甚至还享誉京城。以下抽取其中数位佼佼者,彰其生平事迹及演艺成就,以飨未睹过其丰采遗韵的读者诸君。
        张庆鸿(1881-1965),商县西郊张坡村人,自幼受业于龙驹寨“善庆班”,师承湖北名艺人贺鸿生,虽以丑行为主,其它行当亦无一不精。出师后,先后在同顺班、益民社、福民社、抗建剧团、商洛新生剧团,以及西安、关中等地的二黄班社搭班演出,除担任演员外,还在多处任派班长。拿手戏有《张松献图》《三搜府》《黑虎山》《过二关》等,犹以《张松献图》中饰演的张松、《三搜府》中饰演的施不全等大丑著称于世。他饰角不单求形似,更重神似,能悉心揣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着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各个饰演角色和而不同,丑而不俗,性格鲜明而不群。如他饰演的张松,除在唱腔、身段、风度、道白等方面努力地去加以摹写而外,还能以特技“活眉毛”独到地加以集中刻画,表演时除抖动头皮、耳朵、脸颊外,面部其他部位也能配合眉毛一块抖动,籍以体现张松其人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而且动作运用自如,表演分寸拿捏得十分恰当,故有“活眉毛”的称誉传世。他不仅应工丑行,而且是一末到十杂行行皆通的全能演员,如《钓金龟》中的老旦,《打严嵩》中的净角严嵩,《回龙阁》中的须生苏龙,《三击掌》中的老生王允,乃至《烙碗计》中的姚旦等,皆能通关演出,行当不挡,角角出彩而赢名。先生所演各剧,道白均能依照汉剧传统,演张松全用川白,演施不全则全用京白,语音地道清晰,韵味自然流畅。1950年,京剧大师程砚秋来陕考察西北戏剧,曾专门邀请张先生去西安,并临场观看了张老饰演的《献图》一剧,对张的精彩表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派员抄录了在张先生肚里存储许多年的《张松献图》《三搜府》和《月明楼》等剧目的全部大套唱本。先生腹笥渊博,记忆力极强,令在场工作人员大开眼界,惊叹不已,皆称他是二黄戏的“戏母子”(京剧称此谓“抱总讲”)。程砚秋回沪后,立即写了一篇在陕观看张庆鸿《献图》一剧的评论文章,在上海《申报》上发表。文章说,张老的《献图》是他在全国各剧种中所看过的最好的一出,其扮相、道白、表演、唱段,都堪称绝佳,无人能出其右。他年近古稀而嗓音宏亮,刚劲有力;道白流利自如,唱做皆工;表演炉火纯青,把一个五短身材、貌不惊人,而又多才善辨、一心为蜀人立功谋利的戏剧人物,刻画得戏如其人其份,淋漓尽致。特别是“活眉毛”的特技运用,更为人物添彩不少。再加上满口川白,精当自如,活脱脱如一个真张松临场一般,其个性化的表演真正是惟妙惟肖。张庆鸿先生实在称得上是全国扮饰张松的第一位老艺人。      1953年全国文联副主席柯仲平来商洛视察,张先生专门为柯老表演了《献图》一剧,柯老当场赋诗加以赞誉,可惜当时未作记录,今柯、张二老俱已仙逝,雪地鸿爪已无可寻觅。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在西安举行,张先生以84岁高龄登台演出《献图》。事后有报刊报道的文章中评价说,张庆鸿“虽花花暮年,满口无牙,但无论道白、唱腔仍是字字清晰,阴阳分明,字韵婉转,紧中有神,快而不粘,使得全场观众拍手叫绝。”在他艺术生涯的七十余年里,总共演出本戏200余本,折戏50余回,经常上演的大套本戏也有100多本。他虽文化程度不高,但记戏会戏甚多,成本大套皆装在肚里,可以一人口传身授,统管全局。1955年商洛新生剧团成立时,被任为主管业务的副团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省剧目工作室曾专门派人莅商,向他征集并抄录大小二黄剧目几十本,为汉调二黄保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剧目资料。于此期间,省戏校还曾多次邀他去学校为新学员传艺授课。他对汉调二黄戏曲的贡献是卓越和巨大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石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