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夜村村民将汉代犁铧上交文物部门

夜村村民将汉代犁铧上交文物部门

2015-03-27 09:44:58

李拴劳上交的铁铧

李拴劳上交的铁铧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王 涛)商州区夜村镇代街村七组村民李拴劳老汉在整理老房子根基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个铁疙瘩,后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铁疙瘩为汉代的铁铧。3月24日,李老汉将铁铧上交给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对文物级别进行鉴定,将会根据文物级别对李老汉进行奖励。
  3月25日,记者在市博物馆见到了李拴劳捡到的“宝贝”——铁铧。铧看上去是生铁铸造的,高37公分、宽36.3公分、厚度约8公分、重约20斤,比我们常见的铁铧要大很多,已经有了锈迹,铧身沾着泥土并有划痕。
  据李老汉介绍,大约15年前,他在翻新老房子时,无意中在房子根基处的一块石头旁挖出了这件“宝贝”。这时他想起了老父亲在临终时对他的交代:老房子不能卖,不能拆,要永远流传下去。他估计,父亲在世时知道这件事情,也有可能是父亲在盖房子时将铁铧故意埋在根基下面的。多年来,李老汉发现“宝贝”的消息广为人知,陆续有人上门打听,还有人想出一万块钱收购,李老汉都没有卖。
  市博物馆馆长刘作鹏告诉记者,在得知李拴劳挖出铁铧的消息后,工作人员先后多次上门做李老汉的工作,他们认为文物散落在民间极不安全。今年,媒体报道后,李老汉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于3月24日把该文物上交给商洛市博物馆。刘作鹏说,在古代代街村是城,因为是历史文化遗址,城址表面文化遗存丰富,村上先后出土有不少文物,比如汉代瓦片及泥质红陶、灰陶片及石斧、石环、石刀等器物,这件铁铧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了解,古城村遗址略呈扇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
  刘作鹏称,经过初步鉴定,此物件为西汉时期的铁铧,是一种农耕工具,保存比较完整,对于农耕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但文物等级需要省上专家进一步鉴定。下一步将加快对文物级别的鉴定工作,并会严格按照《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对李老汉给予奖励。他同时也表示,此次铁铧的发现,表明商洛地区在汉代时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