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市上对牡丹产业进行重点规划,依托重点区域和城周绿化,先后在商州、丹凤、商南、山阳、镇安等县区新建油用牡丹试点示范基地10余处4000余亩,全市栽种牡丹面积达到3万亩。并计划用5年—7年的时间,使商洛市油用牡丹产业基地规模达50万亩,产业产值达12亿元,使其成为全市继核桃、板栗后的又一大增加群众收入的新兴特色林业优势产业。
牡丹发展“钱”景广阔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我市一直是全国牡丹的原产地和最佳适生区之一,牡丹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采集入药一直是农民坚持种植牡丹最朴实的想法。
《本草纲目》等多部药典记载,牡丹花有调经活血功效,可减轻生理期疼痛。牡丹花还是养颜圣品,饮牡丹花茶之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近年来,随着牡丹的食用、油用和保健功能被发现,牡丹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点木本粮油树种,被原国家卫生部确定为新资源食品。据了解,油用牡丹籽含油率一般在22%以上,有的达27%,其中有重要健体益智营养成分的主要不饱和脂肪酸——阿尔法亚麻酸含量在42%以上,是橄榄油含量的140倍,居常见木本食用油榜首,营养价值与其他油类已“不可同日而语”,有“植物脑黄金”之称。另外,油用牡丹花瓣、花蕊、饼粕、根皮等综合利用率也非常高,可谓全身是宝。
商洛将牡丹作为山区群众经济增收的主要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对实现农民增收、行业增效、商洛增美都有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