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州城室内儿童游乐场受热捧

州城室内儿童游乐场受热捧

2016-01-28 09:41:3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采访时发现,大多数儿童游乐场都有禁止吃零食,禁止穿开裆裤,陪同家长和孩子须脱鞋入场等“入园须知”,这样的规定,表面看是降低了卫生隐患,但实际上,隐患依然存在。在一家游乐场中,孩子们在海洋球池把球扔来扔去,或是整个身体钻进球池里,有些孩子拿着球啃咬。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每天都会消毒,但是海洋球实在太多,不会每个都去消毒,会隔一段时间清洗一次。有家长在娱乐区内给孩子喂零食,遗留的食物残渣若未能及时清理干净,会霉腐变质产生异味。
  记者走访其余几个商场、超市的儿童游乐园时发现,游乐场为节省空间,各个游乐设施之间没有空隙,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很容易产生碰撞。不同游乐场所卫生、安全、准入标准参差不齐,存在诸多乱象。
  市场监管空白
  王女士2015年4月在北新街某商场的淘淘乐园为孩子办理了一张200元的会员卡,先后带孩子去了4次,到9月份再去时,由于商场重新招商,被告知原来办理的会员卡无法继续使用。2015年11月她在另一家商场为孩子办理了一张100元的会员卡,今年1月9日去时却看到工人正在拆卸装修,商场负责人说将建一个更大的儿童乐园,关于之前会员卡余额问题,等到新的游乐园开业后,将会进行沟通协调。“单次收费25元觉得有些贵,办卡划算,却没料到出现关门易主的情况。”王女士无奈地说。
  除了经营管理的无处诉求外,室内儿童乐园行业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据了解,目前,室内游乐场多是租赁商场场所的独立经营单位,仍属监管“盲区”。我国《公共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7大类28种公共场所,并未涉及儿童游乐场所,没有针对商场、超市、快餐店内的儿童游乐场卫生状况形成有效监管。国家出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也没有儿童游乐场所强制性的卫生标准,意味着诸多标准都是经营者“自己定制”。
  行业人士建议家长们在带孩子到儿童游乐场游玩时,尽量选择大型商场内正规的游乐场所,并考察其设施是否安全和定期消毒,同时家长要仔细陪护孩子,以免发生碰撞和踩踏事故。在这类公共场所玩耍后和吃食物之前应注意给孩子洗手。在流感、手足口病等流行病高发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公共场所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玩耍。对于商家而言,应选购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修,排除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还要组织专人进行看管和疏导工作。最好公示日清洗、周消毒的信息记录情况,让消费者用得放心、玩得开心,建议增设休息椅、观看台等设施。同时,儿童游乐设施的生产厂家也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来生产安全系数高的产品,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区短途客运两重天

      本报讯 (记者 杨 鑫)1月26日,春运第3天,记者在市区金凤路和移动路两个短途汽车站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   金凤路汽车站是5路公交车和3路公交车的始发点,记者车站内看到有30余人正在站内等候乘车,经了...

    时间:0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