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4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具有商洛特色的山地体育品牌初步形成,也积累了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丰富经验。时隔一年后,2015年“环秦岭赛”如期举行,这一次,发车地点选在了柞水溶洞景区,经过首届赛事的洗礼,环秦岭赛褪去初办时的青涩,除了涌现的明星车手外,新的赛程路线和沿途风光是吸引选手和观众的重要源泉。
在三天三场比赛中,4070名警力参与了安全保卫观众,几百名工作人员、志愿者参加了赛事的组织和服务工作。与首届环秦岭赛相比,赛事内容更加丰富,观赏性更强,既有专业组点对点比赛、城市绕圈赛,又有大众组城市绕圈赛。赛事专业化程度更高,专业组参加的都是全国冠军赛总决赛的各省、市专业运动队,大众组选手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队员,参赛选手运动水平更高,比赛更激烈。赛前活动覆盖面更广,有自行车文化旅游知识网络竞答、自行车主题摄影展等活动,赛中安排有文化旅游产品展示、群众体育活动展示等,体育搭台、文化旅游唱戏的特点更加明显。
除了专业化增强,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也大大迈进了一步。6家单位提供了冠名赞助,多家企事业单位为比赛提供广告宣传和实物赞助。除了首届和环秦岭赛合作的企业外,又有了新面孔。“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推进赛事专业化、市场化,让环秦岭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外地看商洛的一扇窗
以赛为媒,有机结合体育、旅游、生态、文化等元素,创造出超越了赛事本身的价值。随之,赛事成了举办地人民的骄傲,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成了当地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环秦岭赛”也是如此,从创办初期,就承担起了宣传、展示大美商洛的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外地人知晓商洛、了解商洛、爱上商洛。
2015年,市民拍下商洛的蓝天照片上传至网络,并赋予其一个特殊的名称“商洛蓝”,这些蓝天照片与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形成明显对比,受到网友的热力转发,“商洛蓝”也成为商洛互联网上的一个热词。据环保部门统计,2015年商洛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6天,位居全省第一。“有一种蓝,叫商洛蓝!”大部分网友的微信朋友圈时常会出现这样的内容,可以看出商洛人对拥有“商洛蓝”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奇峡、仙山等风景旅游资源,商洛丰富的旅游资源,令来自全国各地参赛的自行车赛选手们无不赞叹:“商洛独特的自然风光真迷人,魅力无穷。”“歌里演唱的蓝天白云和现实商洛的青山绿水几乎没有一点差别!”“迎着山风,听着鸟鸣,眼中尽是绿色的山峰和清澈的河水,在商洛骑行的感受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环秦岭赛以其鲜明的特点得到了省内外自行车运动组织、运动员、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前两届“环秦岭赛”,在筹办期间就突出赛前、赛中、赛后3个阶段和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全方位、立体式、持续性宣传,赛前在市内外媒体和人流量大的场所播放宣传片,在来商高速沿线制作大型跨路天桥广告、立柱广告,在市区主要干道制作悬挂灯杆旗广告;策划举办了宣传骑行系列活动,大众组选拔赛、自行车文化旅游知识网络有奖竞答、主题摄影展、新闻发布会、文化旅游产品展示等系列活动。比赛期间赛中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对赛事进行跟踪报道,还策划组织了发车仪式、颁奖仪式及自行车嘉年华、群众体育活动展示等系列配套活动。据统计,去年三天三场比赛共吸引国省市30多家新闻媒体来商采访报道,吸引沿途观众25万人,极大地宣传了商洛,宣传了商洛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