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运行环境看,先行指标趋稳,就业基本稳定,市场物价小幅上涨。
先行指标趋稳。全社会用电量35.52亿千瓦时,增长0.4%,工业用电量22.82亿千瓦时,下降0.9%,下降幅度逐月收窄趋稳。公路客货周转量增长5.1%,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3.54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三季度末提高0.3个百分点,较2015年底新增45.8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45.1亿元,增长15.4%。
劳动就业稳定。截至12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9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567人,实现转移就业劳动力53.95万人。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较前三季度略微回升0.1个百分点。分八大类别看,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继续下降,其余价格指数都小幅上涨。
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去产能初显成效,降成本增效明显,去库存效果显现。
去产能初显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制定出台了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和“三去一降一补”专项实施方案,对产能过剩的矿产、建筑等企业分类摸排,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对煤炭、水泥企业制定方案,逐年化解。目前已关闭年产5万吨煤炭企业一家,累计实施政策性关闭小企业28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6家产能99万吨、水泥生产线17条产能225万吨,化解过剩煤炭产能20万吨。同时,建立了产能过剩监测机制,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
降成本增效明显。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4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7元。工业生产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11.1%,利润总额38.6亿元,同比有所回落。
去库存效果显现。全市通过实施“五个一批”举措,逐步消化商品房库存,严格控制增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完成投资20.06亿元,同比增长3.7%,扭转上半年负增长的趋势,比上半年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3%,下降幅度逐月收窄,比1-9月收窄1.5个百分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的要求,强力打好精准脱贫、现代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五个攻坚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特一产,转型做强二产,做优旅游三产。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叶朝阳 赵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