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产业花开香万家

产业花开香万家

2017-05-19 09:22:2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走进5月的柞水,田间地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民们争相规划种植地栽木耳、香菇、再加上盖大棚、建圈舍……忙得不亦乐乎。在柞水这片热土上,扶贫开发项目如火如荼,每一寸希望的田野上都涌动着脱贫攻坚的滚滚热潮,踏响着致富奔小康的铿锵足音。

  近年以来,柞水县按照“123456”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和“村、户、人”三位一体脱贫理念,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使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顶层设计绘就蓝图

  脱贫且致富,培养产业是最重要的。没有产业带动,脱贫难以彻底;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这是柞水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刻认识,也是全县上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产业脱贫重要性的共识。

  为尽快让产业扶贫走上轨道,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砝码”,柞水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每个镇办结合自身优势确定抓两个产业示范村,每村抓20户示范户,逐村逐户确定1-2个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亿余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万多个,覆盖79个村(社区)8900余户2.7万余人。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核桃建园0.6万亩,板栗建园0.5万亩,栽培袋料食用菌1200万袋,发展生猪养殖4万头、土鸡12万只、蜜蜂2000箱,养殖鱼类40万尾,组建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涉农经济组织207个,将80%的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形成了抱团取暖,越取越暖的喜人效果。

  “去年,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在包扶干部的动员下,我承包了两个大棚,种起了有机蔬菜,只用了半年,就挣了3万多元,今年这架势肯定比去年还多。”算起“增收账”的徐世汉内心止不住的喜悦。徐世汉是车家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妻子因车祸造成手腕关节残疾,不能正常劳动,女儿正在读书,家里千斤重担都压在他的肩上。2016年,徐世汉开始种植设施蔬菜,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实现了蔬菜大棚收入稳定增收,2016底还为自己新建了一座三间两层新楼房,改善了住房条件,奔上了发展绿色农业的致富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同村其他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蔬菜大棚已成为了他们稳定长久的“提款机”。

  特色产业挑起大梁

  5月16日,在下梁镇西川产业园区,菇农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妇女们在用装袋机装菌棒,旁边的推车不时推来拌好的菌料,有的在用锅炉给菌棒高温灭菌,有的在大棚给菌棒接种,一派繁忙景象。

  “香菇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的优点,是符合柞水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说起种植香菇,下梁镇老庵寺村的种植能手陶秀文说。

  “自从村里创办香菇种植合作社后,我不仅入了股,并且在合作社务工,既能照顾家人,又可以挣钱分红,全家的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变。”下梁镇老庵寺村的邹本全喜形于色的说道。去年他在合作社里入股了政府贴息贷款的五万元,到年底分红就有几千块钱,还有平时打工的钱,小日子现在过得是蒸蒸日上。

  在西川脱贫攻坚主战区,有8000多名像邹本喜一样的贫苦农民变成了股民,农村林山、土地等闲置资产转变为股权,吸纳群众入股资金5000余万元。大家齐心协力谱写了“挖穷根、摘穷帽”产业脱贫最动听的交响乐。

  柞水在继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以发展农业高效产业为切入点,聚焦脱贫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因地制宜选准致富主导产业。在种植业方面,确定重点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构树、红豆杉;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土鸡散养、生猪饲养及特色养殖;商贸业方面,重点发展农家乐集群、农副产品加工及电子商务。

  金融扶持撬动发展

  “今年镇政府帮我落实了金融贷款,有了贷款政策的帮助,我一定会摘掉贫困户帽子!”小岭镇岭丰村贫困户汪正奇在办理“农户贷”贷款资料时说。他告诉笔者,通过“农户贷”他贷了五万元,一年利息就能省下四五千块钱。

  柞水县创新推出“农户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由县财政出资3000万设立金融扶贫担保储备金,按照1:10放大投放,用于扶持贫困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因为政府贴息,“农户贷”和“产业贷”广受青睐。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00%给予贴息,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且产业项目必须有贫困户参与,最高额度可贷200万元。柞水还出台了政府统一向金融部门担保、向贫困户承诺保证其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保证贫困户有稳定分红收益的“三保”金融扶贫政策,通过参股、入股方式与经济实体进行合作获得资本收益。

  “贷”出脱贫新天地,实现攻坚新作为。2016年度,该县为1956户贫困户和20家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2亿。今年一季度,该县又新增“农户贷”2089万元、“产业贷”455万元,扶持360户贫困群众、12家涉农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同时,兑付852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奖励资金734万元,激励全县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 相关阅读
  • 躬身穷亲帮民富

      柞水县杏坪镇云蒙村,是柞水最边缘的高寒山村,村上没有通村的班车和像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只有忙碌不认命、不服穷的勤劳憨厚的村民。2015年末柞水县卫计局和杏坪镇云蒙村结对攀亲结缘后,48岁的党员刘锋利主动...

    时间:05-19
  • 胡先全脸上有笑容了

      在柞水县瓦房口金台村提到胡先全这个名字,村民都会笑着说,这老胡,以前天天黑个脸,现在啊,脸上都乐开花了!  胡先全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时刻需要人在身边照顾,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常年吃药且...

    时间:05-19
  • 就业创业为脱贫梦插上翅膀

      2017年以来,柞水县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多举措大力推进四大行动,通过贫困户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全县贫困家庭...

    时间:05-19
  • 打工两年无音信 警方助力终相见

      本报讯(胡昭)山阳县一男子外出打工,因多种原因两年期间从未联系过家人,其母一直担心思念儿子,最终向警方报案。山阳县中村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经过多方努力查找,于5月15日在西安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找回失...

    时间:05-19
  • 金丝峡景区管委会团委喜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

      本报讯(黄朝华 张静)日前,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表彰2016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rdq...

    时间:05-19
  • 曹坪派出所开展“禁毒流动课堂”进村庄活动

      本报讯(张晓健)5月16日,柞水县曹坪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着力抓实、做实常态禁毒宣传工作,安排民警深入辖区村庄巡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  针对现在的年轻人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抵...

    时间:05-19
  • 凤镇派出所配合环保部门查封两家砖厂

      本报讯(李群)为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维护辖区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全力做好涉及环境方面的维稳工作。近日,柞水县凤镇派出所积极配合县环保局和凤凰镇政府对辖区涉及环境污染的金凤砖厂、清水砖厂依法予以查封...

    时间:05-19
  • 丹凤强化中小学防溺水工作

      本报讯(雷文涛)丹凤县高度重视中小学防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中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该县成立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县镇校三级管理网络,实现防溺水管理网络全覆盖,层...

    时间:05-19
  • 铁厂派出所查处阻碍脱贫攻坚案件

      本报讯(邢光银 吴春生)“我今天借着会议的机会向各位道个歉,那天自己确实不理智,不该做了出格的行为。通过派出所的批评教育,让我懂得了遇事要冷静,依法行事,做违法的事情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我的例子...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