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从大学生贫困户到创业帮扶典型的蜕变之路

从大学生贫困户到创业帮扶典型的蜕变之路

2017-05-24 09:00:0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王维)

  今年30岁的柞水县红岩寺镇张坪村返乡大学生程伟,原本有机会在繁华的都市里寻求发展,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照顾年老有病的亲人,虽然他家是政府扶持的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同包扶干部一起想出路、谋事业,靠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5月18日,笔者在柞水县红岩寺镇大沙河村立王沟菇香源香菇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菇棚内,摆放着一袋袋长满小菇蕾的菌棒。程伟和搭档徐荣波笑容满满地采摘肥美鲜嫩的香菇。不远处,10多名村民也正在抓紧给菌棒注水,促使菌棒尽快出菇。“你看这些香菇长得多好。我们种的反季节香菇刚刚出菇,每斤批发价高达6元钱以上,现在连下个月生产的香菇都被早早预定完了。”原来,时下市场上秋冬菇已下市,外来鲜菇缺货价高,程伟正是利用这个空档期,让自己基地生产的反季夏菇比秋冬菇每斤能多卖3元钱。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当先锋

  今年刚刚30岁的合作社负责人程伟,是柞水县红岩寺镇张坪村本地人。高二时母亲患病过世后,家里6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2009年程伟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杭州等大城市从事自己学业相关的计算机专业工作。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有体面的工作,有美丽的爱情,这种生活着实令人艳羡。可自从姐姐出嫁后,家里聋哑的哥哥、年过八旬的奶奶和身体欠佳的父亲,让他担心不已。与未婚妻商量后,他忍痛放弃城市高薪工作,义无反顾回家照料亲人。

  2013年,他回到家乡后,先跟妻子在凤凰镇开了一个小服装店维持生计,可全家5口人靠这个小店微薄的收入,常常入不敷出。2014年,儿子的出生让他倍感喜悦,却也使他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于是他家成了村里挂名的贫困户。

  “一开始被列为贫困户,心里很不是滋味。”程伟说,“好歹咱也是大学生,不做点事,光等、靠、要,我和孩子注定还是会贫穷!国家虽然有好政策,但自己也要努力!”程伟说干就干,约了两个朋友四处奔波,考察合适自己的项目。命运为他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悄悄给他开了一扇窗。2014年9月的一天,他和朋友到菜市场买菜时发现香菇9.5元一斤。“咋这么贵?”惊讶之余也嗅到其中也许暗含商机。他和朋友一拍即合,立即到网上查询香菇种植的相关信息,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河南西峡进行考察学习香菇栽培技术。

  学成归来,他和朋友就着手筹资,打算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一开始村里人并不看好他种植香菇,可能是男人骨子里的硬气,别人越不理解,他们就越想干出一点成绩。“年轻人干事业没点冒险精神哪行?我允许自己40岁前有失败,那么后面还有机会打工挣钱还债,况且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和准备。”他和朋友东挪西筹了20万元,经过多方选址,最后在大沙河村立王沟租了40亩土地开始建设种植基地。他们也很清楚,技术是否过关才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从西峡高薪聘请了技术员来做前期指导。

  “如果验包时发现包烂了,就容易感染杂菌。在灭菌时,消毒不好把杂菌带到接种箱里,就会坏包造成损失。香菇种植看似简单,实则程序繁杂。”程伟告诉我们,“种植香菇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香菇生产过程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温度不能超过二十五六度,还要及时通风换气,确保菌棒不被杂菌污染,尤其是天冷的时候给菌棒注水,水会顺着衣袖往下流,整个棉袄都会浸湿,风一吹,寒彻入骨。”刚开始,由于背负着20多万元的借款,压力很大,他们俩几乎都是住在香菇棚里。

  在程伟的坚持和精心培育下,首期实验的2万菌棒顺利出了菇,随后近半年,每个菌棒平均长了4茬鲜菇,香菇投放市场也得到了各商户和百姓的赞许,当季菌棒实现收益近10万元。

  独辟蹊径,“北菇南移”不“蓝瘦”

  机会总是青睐有头脑、有准备的人。一天,程伟在电视上看到辽宁农民栽种反季节香菇致富的消息,他的脑子翻腾开了,常吃香菇,只知道香菇秋种冬收,却不知道还有冬菇和夏菇之分。心想:我们能不能也来种植反季节香菇?之后,他便大量搜集信息,悉心对比,发现自己的立王沟香菇基地四面环山,海拔高,常年温度都在30度以内,很适合种植反季节香菇。“别人种冬菇一年收获一季,我们实现‘北菇南移’后,既种冬菇又种夏菇一年收获两季,收入肯定也会翻倍。”程伟信心满满地说。

  他随即注册了菇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开始采购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机械化设备,搭建标准化冷库和烘干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让在夏天生产的反季节香菇能及时放在冷库中保鲜,来不及出售则烘干成易保存的干菇,一举多得。

  要转型发展扩大规模,资金往往是“拦路虎”。刚开始扩建大棚,就发现手上有限的资金用完了,买不来大棚材料,发不下去工人工资,眼看着付出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就在停工一个多礼拜,一筹莫展之际,红岩寺镇政府、县扶贫局、县农业局、县就业局和县农商行联手送来了“扶贫产业发展大礼包”:4.4万元的香菇大棚补贴资金、5万元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10万元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万元的包扶单位帮扶资金……这些雪中送炭的扶持资金顿时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程伟这小伙能吃苦、有想法,反季节香菇种植也是很有前途的产业,我们包扶干部就是要给贫困户解决困难,不能眼看着这么好的产业倒下去。”从一开始就忙前忙后想点子、讲政策,千方百计联系相关单位帮忙解决资金难题的县就业局帮扶干部石松说。

  2016年冬天,基地建成了标准化钢架温室大棚30个,生产菌棒12万袋,其中反季节香菇8万棒,达到年产鲜菇100吨,总产值120万元的规模。

  心怀感恩,反哺乡亲立富志

  然而在自己成功创业的过程中,程伟并没有忘记附近的村民。“大沙河村62岁的贫困户王凤琴,因前几年丈夫和儿子意外过世,只得她和儿媳来抚养两个年幼的孙子,由于年老打工无门,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去年来我这上班,收入了8600元;60岁的贫困户程修奎是个单身汉,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领养的刚十几岁的女儿,家里也十分困难,现在在基地里帮助管护香菇大棚,去年也挣了1万多元……”程伟对基地里60余名打工的贫困户如数家珍。“党的好政策让我的事业得到了发展,那么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乡亲们再继续受穷。”

  除了安排就业,程伟还制定了既能提高产菇量又能增加工人收入的创新管理模式:“让管护工从菇棒上架就开始负责通风、注水、采菇全过程,每棚一季产菇量若高于4000斤,高出部分每斤奖励0.5元,综合起来每名管护工可以实现9000元以上的年收入,长期在我这里干的话,脱贫摘帽肯定是没问题。”

  程伟的香菇栽培事业蒸蒸日上,但从小在农村出生成长的程伟明白,一人独“香”是远远不够的,他要带着家乡的老百姓共同致富,真正让“菇”香飘满故乡的天空。为此,他本着“互惠互利、公平公正、共同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和种植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包菌棒成活率、保底价回收鲜菇,让老百姓零风险种植。

  谈到未来的打算,程伟满怀信心地说:“我计划通过二次深加工来提高香菇的附加值,通过技术引进、推广和创新,把我的香菇打造成绿色无公害食用菌品牌,吸收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加入我们合作社,使小小的食用菌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 相关阅读
  • “大爱清尘”资助米粮镇贫困生

      本报讯 (陈绍有 刘雪梅)5月13日,大爱清尘陕西工作区——啄木鸟教育合作第一期尘肺家庭子女助学金发放仪式在镇安县米粮镇大爱清尘界河康复站举行。  活动现场,组织方为该村程时坤、李晧乐、刘小超、...

    时间:05-24
  • 商州区法院新审判办公综合大楼投用

      本报讯(张帅)商州区人民法院于5月17日正式迁入新审判办公综合大楼办公。  新审判办公综合大楼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向阳路南段,占地面积99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2980平方米,主楼八层、副楼三层。大楼设施完善、功...

    时间:05-24
  • 女子持假证办户口被拘留5日

      本报讯(南晓文 张路)近日,柞水县红岩寺派出所户籍民警在办理入户手续时,经仔细辨认,网上调取信息资料核对,发现该程某所出示的出生医学证明和结婚证均为假证,依法收缴了假的出生证明和结婚证,依法给予程某拘...

    时间:05-24
  • “杏林春雨”公益救助走进洛南

      本报讯(肖云 赵崇启)5月22日,全国“杏林春雨”小儿脑瘫公益救助工程再次走进洛南县,来自北京的10名专家为该县38名脑瘫儿进行了术前筛查。  据悉,“杏林春雨”小儿脑瘫公益救助行动是中...

    时间:05-24
  • 我市查处一起跨省销售假烟案

      本报讯(刘书锋)5月18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烟草执法部门在商南县高速路出口设卡拦截,截获一辆涉案货车,现场查获假冒卷烟73件,涉案价值40余万元。  5月17日,跑货运的河北邢台籍男子韩某从一个微信交流群...

    时间:05-24
  • 商洛禁毒微电影《回归》开拍

      本报讯(王丹)5月18日,市公安局举行禁毒题材微电影《回归》开机仪式,标志着我市微电影《回归》正式开机拍摄。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为提高微电影《回归》的质量和水准,还专门邀请了热播剧《白鹿原》部分演员参与该剧...

    时间:05-24
  • 丹凤推行村级道德评议日制度

      本报讯(索志锋)近日,丹凤县在各村(社区)推行道德评议日制度,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为村民道德滑坡“急刹车”,给村民树立了道德“风向标”。  丹凤县针对目前部分党...

    时间:05-24
  • 大山里的甜蜜产业

      检查蜂片、观察是否长虫、驱赶胡蜂和蜘蛛……近日,山阳县板岩镇香沟口村正河组的贫困户龚英山夫妇不停地穿行于飞舞的蜂群之间,期待着丰收的来临。  香沟口村位于板岩镇北沟沟脑,这里绿树葱葱,...

    时间:05-24
  • 省农业厅督导我市“包市联县驻村”产业扶贫工作

      本报讯(任伟文)5月15—19日,省第4督导组组长、省农业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丁东华带领厅法规处、省药检所负责同志,到我市开展第二季度抓落实促转型暨“包市联县驻村”产业扶贫工作专项督导...

    时间:05-24
  • 银行慧眼识假 百姓免遭诈骗

      5月10日,商南县过风楼镇水沟社区农户李某正在地里忙碌,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广州的陌生电话。对方称“我是广州市某法院工作人员,你涉嫌在广州犯了诈骗罪,可能是你之前身份信息泄露被别人利用导致,随后公安...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