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兴好产业“拔穷根”

兴好产业“拔穷根”

2017-05-25 09:52: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5月19日,来到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小沟组,田野里的包谷、马铃薯和中药材苍术苗翠绿连成一片;一块三四亩大的葡萄园里,绿色的藤蔓已有米把高,有的缠绕着水泥柱,到处生机勃勃。旁边的一户庭院里,村党支部书记罗才章、镇上包村干部李合发、产业大户徐兆群等五六人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流转土地的事。

  “流转后,村里的沃滋源公司负责产业的总体规划,村里的5家合作社负责具体实施,探索用参股的形式发展草莓、鲜杂果、中药材葛根和蔬菜。”村支书罗才章向笔者介绍,“全村12个村民小组,本次流转的有9个组五六百亩,涉及农户200多户。”该村预计今年一共能流转900余亩土地,并与县河口村连片规划、连片种植、连片发展,主要发展葛根、苍术、白芨等中药材。

  像这个村一样,在产业扶贫中,商南县过风楼镇科学规划布局,突出“三大带动”,着力发展产业,打造贫困群众增收的最坚实支撑。

  因村制宜做规划过风楼镇有13个村(社区)、234个村民小组,共6393户、22679人,目前在册贫困人口为1853户、5826人。贫困人口基数大、分布广,致贫原因复杂、主动脱贫动力不足。

  去年年初以来,该镇结合商南县大力推行的“四借四还”模式,提出了“香菇+”的产业脱贫思路,谋划实施产业项目34个,着力发展香菇、核桃、茶叶、生猪、土蜂蜜等支柱产业,力争使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其中,香菇产业立足打造“秦岭香菇小镇”目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建立13个香菇生产基地和龙山香菇交易市场,其中200万袋基地2个、100万袋基地3个、50万袋基地8个。

  在产业规划和布局上,过风楼镇按照短、中、长相结合的思路,“优”字当头,因村制宜、科学确定。短期产业以香菇为主,在全镇13个村社区均重点发展;中期以在徐家店社区发展茶叶为主,在双垣等村发展核桃;长期产业除了在小栗园等村发展葛根、白芨、连翘等中药材外,重点着眼“一江一河”流域,按照商南县提出的“茶香菌好、果优蜜甜”的特色农业方向,结合全域旅游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在丹江流域7个村建设2个鲜杂果农业产业园,在耀岭河流域6个村建设1个生态农业产业园。(下转第二版)

  三大带动促落实

  要想把脱贫产业发展好、让贫困户真正得实惠、见效益、稳增收,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过风楼镇实施“三大带动”战略,强力引领、强劲推动、强势发展。

  实施党建带动。该镇党委始终把产业作为脱贫的“一号工程”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当好产业发展“总指挥”。从调研到谋划、到产业实施、再到成效观摩展示,该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总是身体力行抓点示范,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实干兴镇”的诺言。今年春节收假后第一天,镇党委专题研究的工作是脱贫攻坚,而重点之一就是解决该镇水沟片区6个贫困村(社区)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并推出“三倾斜”举措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按照商南县“党建+脱贫”要求,该镇每周都将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脱贫作为重点工作抓落实、抓推进,并创新开展了“百日会战”“两联两推”等主题党建活动,搭建新载体,力促脱贫产业发展。其中,开展的“两联两推”活动促使全镇9个党支部分别与水沟片区6个贫困村结对联建,落实产业发展项目17个。

  同步,该镇13个村社区党支部个个不甘落后,积极牵头发展脱贫产业,涌现出耀岭河村、柳树湾村、小栗园村等抓产业脱贫的先进党支部。村级党组织还积极调动支部党员投身脱贫产业发展,争当“致富领头雁”。30岁的柳树湾村党员刘海宝,去年种了40亩西瓜,净赚了10多万元;今年不仅种西瓜,还种了桃树12亩、大樱桃10亩,形成一个五六十亩的采摘园,加之新建了滴灌设施,不用人工浇水,今年的利润有望翻番,并稳定带动8名贫困户劳力务工。

  实施合作社带动。针对大多数贫困户缺经济头脑、缺资金,不懂技术、市场等情况,该镇围绕土鸡、土蜂、生猪等养殖业,核桃、茶叶等种植业,香菇栽培和电商等产业,积极组建合作社,以资金、设备、劳务等入股方式重点吸纳贫困户为社员,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该镇共有合作社37个,带动贫困户674户2117人,投入发展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产业示范基地7个。

  实施经济能人带动。积极挖掘各村社区观念新、见识广、头脑活、敢于闯的“经济能人”,采取思路引导、政府扶持、过程服务等方式促使他们瞄准市场、精选项目,大力发展脱贫产业,为贫困户培训种植、养殖、食用菌栽培、加工等实用技术,吸纳贫困户或入股、或务工,形成有力的辐射带动。

  你追我赶好势头

  在过风楼镇小栗园村,除了当前正在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外,去年栽植的20亩草莓早已见效,大樱桃、李梅等水杂果发展到150亩,种植苍术、黄精各100亩。该村还与陕西众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规划在该村规模化发展中药材葛根,由对方提供技术、以保底价回收。这些产业将覆盖贫困户91户。

  耀岭河村利用“借袋还菇”定点基地的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今年春季用3台装袋机到千家坪等5个村,上门为贫困户装香菇袋,种植香菇100万袋,涉及贫困户120户。

  县河口村创新种植的反季节香菇今年取得巨大收益,这使得香菇种植加工技术又上一个台阶,目前“夏菇”的市场收益大好,这也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八里坡村立足建设中药材基地目标,已发展连翘140亩、白芨200亩、黄精50亩、苍术50亩,吸纳贫困户42户……瞄准既定目标,依托“三大带动”,如今,过风楼镇的13个村、社区脱贫产业发展正你追我赶、势头喜人,产业的脱贫效益亦逐步显现。

  • 相关阅读
  • 蓝靛与靛蓝

      《蓝靛草》是一首流行歌曲,歌中唱到:“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花花烂,颜色依然好。”说的就是蓝靛。  蓝草,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近代民间一般统称其为蓝靛。蓝靛经过加工,可制成靛蓝(靛青...

    时间:05-25
  • 怀念京夫

      多数情况下,京夫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会上,会下,有了开心的话题,众人哄堂大笑,他却只是无声地张一下嘴,偶尔吐一下舌头,旋即以细长手指遮了,若有人目光瞟到他,就头一低把一脸羞涩转向别处。  1984年,...

    时间:05-25
  • 四月

      明媚的阳光是春天珍馐。那一抹金色的亮丽经过13秒来到地球,唤开阴郁的卷云,向着冰冷的大地绽开笑脸——这宇宙中最甜美的容颜。  一如你眼眸尽收的温柔,那么的遥远,温暖得令我睁不开眼。  你,...

    时间:05-25
  • 杜鹏程的精神遗产

      今年是杜鹏程同志诞辰96周年,最近他的家乡韩城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在缅怀这位文学巨匠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他的创作和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对他留下的精神遗产进行全面盘点和继承。杜鹏程是一...

    时间:05-25
  • 悠悠端午情

      端午节到了,凉爽的夏风里流动着艾叶的清香,狗尾草般轻轻地撩拨着我儿时的美好记忆。  天刚蒙蒙亮,母亲把我从被窝拽出来,我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忽而记起今天是端午节,立即清醒和振奋起来,匆忙穿了衣服,...

    时间:05-25
  • 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

      “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这句话我第一次听说,是在二十多年前和老婆谈家常时她脱口而出的,她举了我们熟知的几个家庭日子的发展变化现实,正反两个方面佐证她的论断。我对平日不善言谈的老婆说:&l...

    时间:05-25
  • 柿花勾起的乡愁

      因为一场脱贫攻坚战,连续的几周,都是早出晚归,对于窗外风景的感觉只是绿色渐浓。  特殊的5月14日,难得的一个没有琐事的周末。不经意的一瞥,柿花开了,好像又要谢了。又是“大麦小麦串柿花”的季...

    时间:05-25
  • 茶博会上商洛秀茶

      5月的杭州,鲜花盛开,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茶香四溢。从5月18日到5月21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企业负责人、外国人流连于各个展区,闻茶香、品茗茶、赏茶艺。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

    时间:05-25
  • 商洛市中心医院获市直机关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团体亚军

      五月初夏,骄阳似火。在这充满激情的季节,持续近两周的市直机关第三届职工运动会于5月17日下午落下帷幕。市中心医院代表队团结协作、奋勇拼搏,获得了团体亚军的优异成绩。  此次职工运动会由市直机关工委和市...

    时间:05-25
  • 太子坪社区文化墙上“育新风”

      本报讯(何春红 胡松)“快来看,学校门前的文化墙上正在画我们太子坪的由来历史呢!”“那个我早都看了,还是去火神广场看看谁的名字挂到幸福走廊里去了吧!”近日,笔者走进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