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身残志坚的“猪司令”

身残志坚的“猪司令”

2017-06-20 09:47:4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123.jpg

  今年45岁的周赞记是山阳县中村镇土桥村村民,虽然有着残疾之躯,但他以不屈的斗志,向命运发出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写出激扬的青春旋律,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野猪大户,被周围的村民形象地称为“猪司令”。

  伴随着周赞记喂食的脚步声,一群野猪站到猪槽边准备进食,宛如迎接检验的士兵一样,此时,周赞记正满身灰尘,在猪圈里忙前忙后,给猪喂食、加料。弯腰、下蹲、起身……,动作利索,精神抖擞。黝黑粗糙的双手上,都是常年干活留下的“伤口”,看起来很有力气。

  偶然机会养野猪

  走进山阳县中村镇土桥村村委会西边的周赞记野猪养殖场。一个小院落,对开的两排猪舍,每排都有七八个猪圈,里面喂着大大小小100多头特种野猪,靠着猪舍旁边的是个两间一层的简易房子,周赞记平时就住在这里。周赞记将一把把野草扔进猪圈里,过个几分钟,再将用玉米做成的猪食倒进猪槽里面,野猪们一拥而上,争相进食。

  周赞记养野猪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从开始的4头野猪到现在的100多头,看似平稳的养猪历程,却有着周赞记的满把辛酸。

  16岁因贫辍学的周赞记,在砖厂打过工,在河南挖过矿,在矿山开车发生过车祸,为挣到高额工资在矿山上,他受了伤,腿压缩性骨折,耳膜破裂,从此再也没法出重力,他回到了老家。

  2011年中秋节,周赞记听说延安林业局养野猪崽,招聘饲养人员。周赞记招聘去饲养了3年野猪后回到家乡,也想自己养野猪。这段时间很多人都看了到这个商机,野猪崽价格飞涨,他买了20头野猪就花了16000多元。而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找亲戚借的。但养了一年多,他的20多头野猪仅成活了两只。这可怎么繁殖呀,经了解,他知道现在人工喂养的都是杂交野猪,他的两头野猪都是纯种公猪,还需要一个母猪来配种。

  坚持不懈终有成

  2012年初,一心想把杂交野猪养好的周赞记买了一只长嘴小母猪。由于希望都寄托在这只母猪身上,他把好吃的都给这只母猪吃,母猪长得像牛犊一样。秋天的时候,母猪发情配种了。但由于过度喂养,他的希望变成了泡影。翻书看资料,到处咨询,最终他了解到最好用土母猪配种,成功率高,因为山里的土猪也是由野猪变种的。2013年初,周赞记忍痛宰杀了长嘴母猪,买了个土母猪来配种,当年下半年第一窝就下了10只。

  由于这次配种下的小猪只有50%的野猪血统,而市场认可的特种野猪是75%的,他就将第一窝小猪中的母猪与另一只纯种野猪配种,得到了75%血统的野猪。在喂养的过程中,小猪崽下了很多,但活下来的不多。周赞记费尽心机,从平时的喂养、小猪崽的看护、后期的防疫着手,慢慢地,技术一天天熟练,他又贷款二十多万元,不断扩大规模,特种野猪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

  虽然养殖的有100多头,但其实规模还很小,人家外面的大商户来一次还嫌划不来,他想找合作伙伴,把规模做大。

  成立养猪合作社

  为了扩大规模,2012年周赞记注册了绿山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在采访时,周赞记接到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饭店的订货信息。

  “这里养的100多头猪,早上和晚上喂的都是玉米粉、米糠、红薯藤、黄豆角等。目前,每一个月,我都要去周围农户家收购饲料,再从市场上购买一部分。不管怎么样,我要求所有的饲料都是绿色植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养殖的野猪的品质。肉质具有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以及无公害等‘绿色环保’的品质,市场销量很不错,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每斤50元。”周赞记自豪地说,曾有人上门收购,收购价是一般肉猪的3倍到4倍以上。但他坚持要让猪养满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出栏,同时他还在研究野猪的科学饲养方法,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打开市场做好准备。

  谈起将来的打算,周赞记这样说道:“只要努力,梦想肯定能实现。虽然每天很累很苦,忙忙碌碌的,但我感到很幸福。”他笑着说,自己虽身有残疾,不能因为国家政策好,就啥也不干了,真正脱贫致富要靠自己。其实,只要肯干,愿吃苦,过上富裕日子,肯定不成问题。(杨远彦)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中心医院保安助人为乐主动帮老人看病又付车费

      王亚峰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保安。6月12日上午9时许,王亚峰像往常一样在门诊大厅巡逻时,看到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手里捏着检查单,四顾茫然地站在那儿。  王亚峰急忙上前,原来年近七旬的老人独...

    时间:06-21
  • 烂石生好茶

      明代洪应明有一本名著叫《菜根谭》,作者以“菜根”为书命名,意思是说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正如俗话所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磨难。然...

    时间:06-21
  • 何伯群师友书法展在西安书院门开展

      本报讯(原康生)在何伯群的热心组织和其学生及书友的积极参与下,6月18日,“何伯群先生师友书法展”在西安市书院门“何伯群书法艺术馆”开展。整个展览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何伯群是从商...

    时间:06-21
  • 《家训家风美商州》家风集编制完成

      本报讯(李鹏涛)“宽待人,严律己,少与人争;淡名利,不攀比,知足心平;能吃亏,多忍让,海阔天空;当公仆,要廉明,克己奉公……”日前,商州区精编了一本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家训家风美商...

    时间:06-21
  • 真帮实扶,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本报讯(通讯员 刘伊培 记者 李亮)“刘队长,我家今年脱贫有希望了,太感谢你了!”6月12日,丹凤县庾岭镇太白村三组贫困户殷焕军给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刘三虎说。  去年3月,得知殷焕军69岁的父亲患有...

    时间:06-21
  • 小产业帮助贫困户挖穷根

      记者 余婷  “我养鼯鼠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以前村上没有组织统一管理、销售,再加上交通不好,收集起来的鼯鼠屎总是卖不上价钱。”商州区夜村镇何家塬村村民李芳霞近日一边用柏树枝喂鼯鼠,一边告诉...

    时间:06-21
  • 携手共建创新美丽幸福商洛

      (王涛 何旭阳)  暖风拂面,万木葱茏。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宣告成立,来自市内外的300余名会员代表欢聚一堂,共襄发展盛事,共商发展大计。这是市政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政协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

    时间:06-21
  • 当好“领头羊”做好“排头兵”

      本报记者 王涛  6月20日,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成立大会圆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会长、秘书长、执委人选,我市著名企业家、北京盛利达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商洛商会会长江榕当选为会长。为此,记者专访了...

    时间:06-21
  • 商洛大圣王设计完成综合立体智能车库

      商洛之窗讯 (苏甜甜 付 妍 程雨蕊)一种节约土地,让居民和政府都容易接受的功能集中的智能综合车库,经商洛大圣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目前已申报5件国家发明专利和1件PCT国际发明专利。  据介绍,这种车库集...

    时间:06-21
  • 商洛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心城区“入学难”

      开栏语  日前,市政协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提案在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进一步推动政协商洛市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协商,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办理实效提出明确要求,并与商洛日报社联合...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