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杨峪河,一座城池

杨峪河,一座城池

2017-06-20 09:49:4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再加一句“守一隅安眠”的话,希望是杨峪河。杨峪河,商洛市郊的一个小镇,没有烟雨江南的妩媚,也没有古城丽江的苍茫,安卧在南秦岭脚下,像一个看破万千的智叟,又像一位恬静娇羞的姑娘,不言,不语,盛情地赞美全成了堆砌的粉饰。

  心头刻下杨峪河,缘于初见老虎崖下的那一群墓穴,第一次与它对立凝视,震撼、惊叹、惶恐,眼前和身后,全成了虚无,唯独我与它。那年我二十岁,正是向往爱情的年纪,是它,瞬间禅释了地老天荒,没有渲染,省略过渡。感叹现代人花巨资馈赠爱人以华舍,安放今生,古人却耗时费力为家眷挖凿墓穴,安放永恒。

  那个夏天的午后,在杨峪河镇的南秦河,四个同学拎着已长大,还未老的青春,脱了鞋袜涉水而乐,脚下是细滑的沙,光洁的石,清冽的水。在河滩上徒手修筑城堡,齐心协力要把它修得宏大华美,可河水却不客气地点点冲刷,以致我们的城终于坍塌,我建议去没水的岸边重修,慧说,牢固的房子是建筑工人的生计,如果此刻不是玩耍而是劳动,还有乐趣吗?夕阳给我们细汗微红的脸庞涂下一层淡淡的金色,彼此相视,一笑为欢。

  同学尽数家在杨峪河的优越,我皆不以为意,不料他说,杨峪河有鱼在洋,我笑他吹牛脸不红,他反问你认为鱼在洋老家应该在哪?我说鱼在洋是条鲸鱼,游走丹江还嫌水浅呢,南秦河怎能放得下?同学说南秦河里的小鱼成鲸了自然就去丹江。

  杨峪河,以为只是擦肩,不料数年后再去,我已不是游客,而是归人。

  2

  杨峪河的山凹里,有一院房屋,几棵果树,是他的,以后是我们的,我陪他去看它们,还有多年未见的邻居叔婶。此地,于我是陌生的,却盛载着他的童年,有脚印,欢笑和影子。

  那年那月的那一天,千里之外,我和他异乡相遇,春天的雨,细细地下着,共一把伞,不合适,各撑各的,又稍嫌远,刚好就近有家咖啡厅,避雨,也是为了细语。那个雨天,开启了我们牵手与共的序幕,多年以后,我常会想起那场雨,那家叫上岛的咖啡厅,莫非,是预设,或许,早注定。

  卷曲的头发,蓬勃而凌乱,刚刚剃过的胡须,衬得半个脸都是乌的,灰色的雨伞灰色的外套让我的心情也变得昏暗。几年后他说起那天的我,竟是这个样子: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脸上,楚楚可怜,牛仔裤脚卷起两圈,为了显高,穿着厚厚的松糕鞋实在很土。

  第一次感受,胸怀不是我的私人陪嫁,自己包容他人的时候,别人也正在包容着自己,甚至更多。感谢生命里每一次缘起,每一次相遇。

  婆婆,是第二个母亲,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她的一生,那就是“奉献”。为学生,为家人,为他人。那年我们从外地回来,上小学的儿子郑重其事地要求帮奶奶实现一个愿望,猜想他会说什么?却道开车带奶奶去她教过书的学校看看。

  婆婆执教三十多年,从这个村到那个沟,最后在杨峪河中心校退休。那一片土地,有她心爱的学生和事业,而今退休多年,还时常想起。婆婆细数村民的淳朴善良,有人给她拾柴火,有人帮她提水,她留没有母亲的学生吃饭,帮学生补破衣服,过去的日月虽然贫穷,但婆婆回忆起来,却是满满的温暖。

  有个村子,小学就办在家庙中,如今旧庙还在,风雨飘摇,当然没有书声,也少人迹。几个村子的校舍虽已翻新,却空无一人,合并去人口集中的地方了。吴庄中学,她曾在这任教一年,而今校舍已大变样,教学质量不错,加之农村学生还有伙食补贴,生源较好,稍感安慰。

  有次用电脑帮婆婆填有关乡村教师三十年的表格,看到她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证书,惊呼,原来您也中职呀!感叹一向谦卑的婆婆其实很优秀。

  杨峪河福地,有你,有爱,有家。

  3

  再去杨峪河,东方建材就成了牵挂。路过,就想停住脚,休息一下,去东方建材城喝杯茶。那里的茶特别香?当然不是。记得第一次在大超市看到有食物供顾客免费品尝,奇怪试吃者廖廖,莫非食物过期?还是大家碍于面子?直到去的次数多了,才知来此商场的,多数人时间成本较高,谁舍得把光阴浪费在没意义的事上?

  东方建材,本来只当它是万千商海里的一条鱼,只是体型肥大罢了,直到《徒步北京》横空出世,才知和优联姻的永远是强,其它,不是配不上,就是载不起。厚德载物,德不配位,说的都是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才有资格享用高档的物质,拥有崇高的地位。鱼鹏,还不能谬赞其德高,但他正在通往德高的路上善良着。

  朋友装修新家,亲自带去杨峪河东方建材城,不经意,我已把鱼鹏和他的城当成了一套商业典范。取经,何惧山高,拜佛,岂嫌路远。审美疲劳,欣赏的人越来越少,有权的炫耀权贵,有钱的感慨钱好,而普通百姓的自由就是可以畏其权,也可以羡其钱,唯不待见其人。

  仰视鱼鹏,不仅因为他的城,和他攻城不怕艰的兵,更有那,勇于徒步北京,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对话,敢于直视西藏,体察神秘世界的苦于与乐,信仰和追求。他是商人、作家、英雄,三位一体,他和我们一块吃饭,聊天,并未显出三头六臂超人异样,可一转身,就把坚毅写在脸上,把智慧揣在怀中,把勇敢踩在脚下。

  鱼鹏,他读罢万卷书,行了数十万里路,交友无数。

  4

  天气晴好,登临龟山,放眼山下,移民搬迁房整洁漂亮,南环线上机械轰鸣,我知道,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杨峪河,一座城池,我的,他的,大家的。(周文英)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中心医院保安助人为乐主动帮老人看病又付车费

      王亚峰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保安。6月12日上午9时许,王亚峰像往常一样在门诊大厅巡逻时,看到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手里捏着检查单,四顾茫然地站在那儿。  王亚峰急忙上前,原来年近七旬的老人独...

    时间:06-21
  • 烂石生好茶

      明代洪应明有一本名著叫《菜根谭》,作者以“菜根”为书命名,意思是说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正如俗话所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磨难。然...

    时间:06-21
  • 何伯群师友书法展在西安书院门开展

      本报讯(原康生)在何伯群的热心组织和其学生及书友的积极参与下,6月18日,“何伯群先生师友书法展”在西安市书院门“何伯群书法艺术馆”开展。整个展览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何伯群是从商...

    时间:06-21
  • 《家训家风美商州》家风集编制完成

      本报讯(李鹏涛)“宽待人,严律己,少与人争;淡名利,不攀比,知足心平;能吃亏,多忍让,海阔天空;当公仆,要廉明,克己奉公……”日前,商州区精编了一本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家训家风美商...

    时间:06-21
  • 真帮实扶,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本报讯(通讯员 刘伊培 记者 李亮)“刘队长,我家今年脱贫有希望了,太感谢你了!”6月12日,丹凤县庾岭镇太白村三组贫困户殷焕军给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刘三虎说。  去年3月,得知殷焕军69岁的父亲患有...

    时间:06-21
  • 小产业帮助贫困户挖穷根

      记者 余婷  “我养鼯鼠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以前村上没有组织统一管理、销售,再加上交通不好,收集起来的鼯鼠屎总是卖不上价钱。”商州区夜村镇何家塬村村民李芳霞近日一边用柏树枝喂鼯鼠,一边告诉...

    时间:06-21
  • 携手共建创新美丽幸福商洛

      (王涛 何旭阳)  暖风拂面,万木葱茏。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宣告成立,来自市内外的300余名会员代表欢聚一堂,共襄发展盛事,共商发展大计。这是市政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政协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

    时间:06-21
  • 当好“领头羊”做好“排头兵”

      本报记者 王涛  6月20日,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成立大会圆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会长、秘书长、执委人选,我市著名企业家、北京盛利达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商洛商会会长江榕当选为会长。为此,记者专访了...

    时间:06-21
  • 商洛大圣王设计完成综合立体智能车库

      商洛之窗讯 (苏甜甜 付 妍 程雨蕊)一种节约土地,让居民和政府都容易接受的功能集中的智能综合车库,经商洛大圣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目前已申报5件国家发明专利和1件PCT国际发明专利。  据介绍,这种车库集...

    时间:06-21
  • 商洛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心城区“入学难”

      开栏语  日前,市政协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提案在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进一步推动政协商洛市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协商,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办理实效提出明确要求,并与商洛日报社联合...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