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冷水河畔文化坪

冷水河畔文化坪

2017-06-20 09:56:1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商南县文化坪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她似一在冷水河畔浣纱的少女,显得秀美文静而又温柔,她又像一幅靓丽美艳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让人惊慕又百看不厌。

  现在的文化坪由原高峰、马勒岩和文化坪3个村组成,8个生产组,1200口人,文化坪在赵川镇的西北边,距赵川镇64公里,距商南县城74公里。解放后的1950年时设文化坪乡,1960年设文化坪管理区,隶属于湘河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文化坪公社,1984年改为文化坪乡,辖寇家村、腰岭、张家营、勒马岩、高峰、文化坪6个行政村。1997年文化坪乡被撤并归属于魏家台乡,2011年魏家台乡被撤并现在又归属于赵川镇。

  文化坪历史文化厚重,她像一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自古至今仍熠熠生光。传说此地历史上不叫文化坪,而是名叫“文家坪”。因在现村部的地方,是历史上的姓文的文家大院。文家房舍分上庭下院,门楼高立,十分讲究。文家人丁兴旺,且俊才辈出,形成了冷水河上下百十里地方很有名气的大户,因此地又是冷水河边地势开阔,土地平坦的地方,所以文姓大户就将此地起名叫“文家坪”。在岁月的风雨沧桑中,文家走过了兴盛期后又逐渐败落,昔日强势的文家便走出了冷水河,移居他乡。在以后的冷水河畔的花开花落时光中又有了新的传唱。居住在冷水河畔的陈姓、谭姓以及张姓人家又逐渐的发达起来,且多为诗书传家,惠播桑梓,声名远扬。他们将“文家坪”改为文化坪,自清朝乾隆时就传叫至今。文化坪具有浓重的红色元素,1946年7月经湖北南化塘鲍鱼岭战斗后,中原部队十三旅三十九团第一营在该团团长赵炳伦和参谋长黄世良率领下,挺进到湘河和文化坪一带活动,8月中旬,在湘河垴成立乡公所,直属第三分区领导。管辖范围有马王沟、大沟、寇家村、文化坪、岩尾坪、碓窝坪、烂泥湖、羊角寨等。在中原部队从南化塘突围到商南时,就有一支部队经过汪家店到两岔河时在尹家堡遭敌人追兵包围,这支队伍奋力杀敌突出包围后,顺冷水河走间歇泉向西到梁家坟。

  文化坪自然风光秀美。冷水河发源于新开岭山脉扁担山下,涓涓细流如金似银,百十里的小路,山环水绕。河边的山上的冬青、青檀、油樟、川桂、石楠等千余种北亚热带,暖热带植物郁郁葱葱,一片翠绿。冷水河两岸的山势陡峭,河谷幽深。河水清凉彻骨,故被称为“冷水河”。冷水河冬日雾气蒸腾,但从不结冰。河水中潭连潭,弯套湾,自古以来就有“九十九道湾,九十九个潭”的说法。冷水河从此又有了一种神秘而丰富的色彩。在间歇泉和羊角寨以上的冷水河上游的15公里地方,至今似是原始生态区。这里生物种类繁多,山石奇险环境幽秀,生态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

  冷水河畔文化坪境内的勒马岩、千丈崖、鸡公山、阎王寨、金丝台、间歇泉以及羊角寨和百亩田,原生态风景特点突出,给人以神秘之感觉,形成了文化坪生态旅游的一幅精美绝伦的多姿多彩的画卷,特别引人入胜。

  冷水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它源于秦岭之巅,至今已有上亿年的年龄,她又被称为“世界第一河”。冷水河又是一条年轻的河,时至今日,她仍然保留着原始生态的童贞,原始生态的美艳,原始生态的奥妙,这里山水田园,自然风光,蕴含着无穷的诗的语言,有着无尽的激情歌唱。

  风光无限的文化坪在社会努力向前发展的变革中,因山大沟深,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落后,文化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现在只有一条宽3米的简易公路可以通到文化坪原乡政府所在地。今天的文化坪村,从勒马岩到高峰,从文化坪村到间歇泉的几十里处都是宽不过6尺的泥土路,下雨下雪天要从外地到文化坪村十分的困难,乡镇干部到文化坪下乡大多要走张家营翻山走十里的山路才能到文化坪或碓窝坪等地。

  文化坪经济滞后,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文化坪村的村民大多还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盖的土房子里。解放后的70年代文化坪就办有初中,全校有中小学生近400多名。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初,文化坪初中就被撤并,现在小学也不再存在。

  文化坪村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勒马岩住着的谭姓和胡姓大户以及在文化坪原乡政府处住的吴家、陈家和张家都是文化坪大山中的旺族大户。历史上有不少人在朝廷做官。至今住在碓窝坪陈家大院一农户家中还保存有“盛世耆英”“宣统元年本月吉日立”“八品寿官陈顺志”的牌匾。商洛民族解放事业的先驱谭道鹏的祖上也是文化坪人。

  现在的文化坪人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不仅渴望着生活的富裕和幸福,也在努力拼搏着,发愤图强。他们创办有“兽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宇航中药材合作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文化坪村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天地,谱写出村富民乐的绚丽篇章。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中心医院保安助人为乐主动帮老人看病又付车费

      王亚峰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保安。6月12日上午9时许,王亚峰像往常一样在门诊大厅巡逻时,看到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手里捏着检查单,四顾茫然地站在那儿。  王亚峰急忙上前,原来年近七旬的老人独...

    时间:06-21
  • 烂石生好茶

      明代洪应明有一本名著叫《菜根谭》,作者以“菜根”为书命名,意思是说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正如俗话所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磨难。然...

    时间:06-21
  • 何伯群师友书法展在西安书院门开展

      本报讯(原康生)在何伯群的热心组织和其学生及书友的积极参与下,6月18日,“何伯群先生师友书法展”在西安市书院门“何伯群书法艺术馆”开展。整个展览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何伯群是从商...

    时间:06-21
  • 《家训家风美商州》家风集编制完成

      本报讯(李鹏涛)“宽待人,严律己,少与人争;淡名利,不攀比,知足心平;能吃亏,多忍让,海阔天空;当公仆,要廉明,克己奉公……”日前,商州区精编了一本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家训家风美商...

    时间:06-21
  • 真帮实扶,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本报讯(通讯员 刘伊培 记者 李亮)“刘队长,我家今年脱贫有希望了,太感谢你了!”6月12日,丹凤县庾岭镇太白村三组贫困户殷焕军给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刘三虎说。  去年3月,得知殷焕军69岁的父亲患有...

    时间:06-21
  • 小产业帮助贫困户挖穷根

      记者 余婷  “我养鼯鼠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以前村上没有组织统一管理、销售,再加上交通不好,收集起来的鼯鼠屎总是卖不上价钱。”商州区夜村镇何家塬村村民李芳霞近日一边用柏树枝喂鼯鼠,一边告诉...

    时间:06-21
  • 携手共建创新美丽幸福商洛

      (王涛 何旭阳)  暖风拂面,万木葱茏。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宣告成立,来自市内外的300余名会员代表欢聚一堂,共襄发展盛事,共商发展大计。这是市政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政协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

    时间:06-21
  • 当好“领头羊”做好“排头兵”

      本报记者 王涛  6月20日,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成立大会圆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会长、秘书长、执委人选,我市著名企业家、北京盛利达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商洛商会会长江榕当选为会长。为此,记者专访了...

    时间:06-21
  • 商洛大圣王设计完成综合立体智能车库

      商洛之窗讯 (苏甜甜 付 妍 程雨蕊)一种节约土地,让居民和政府都容易接受的功能集中的智能综合车库,经商洛大圣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目前已申报5件国家发明专利和1件PCT国际发明专利。  据介绍,这种车库集...

    时间:06-21
  • 商洛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心城区“入学难”

      开栏语  日前,市政协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提案在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进一步推动政协商洛市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协商,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办理实效提出明确要求,并与商洛日报社联合...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