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扶贫干部变心记

扶贫干部变心记

2017-06-22 08:37:0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1.jpg

李靖静在做入户调查

2.jpg

李靖静向广大村民讲解扶贫政策

  记者 吉文艳 通讯员 廖娟

  2016年初,对商洛市林业局干部李靖静来讲,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因为他被单位派往洛南县石门镇张湾村驻村扶贫了。没想到之后这一段看似平常的工作经历,却让他心生挂念并乐此不疲,每次放假离开的时候,他都要去看看村里那几位生活不便的老人、留守儿童,去交代一下合作社里扶贫济困的事……这样,他心里才踏实。难怪妻子说他自从包村就变得婆婆妈妈了,孩子说他自从包村在家里就是个“外人”。说实话,他也觉得一年多来自己的心真“变”了:舍不得离开这里,莫名的牵挂和担忧,一切喜怒哀乐似乎都跟这里的故事相连,甚至这里的人和事时不时还会走进梦里。

  闹心

  张湾村是石门镇较为偏远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整体收入不高,处于比较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特别是“一老一小”问题明显。市林业局派驻的“第一书记”李靖静刚入村,觉得远离了机关的忙碌和城市的喧嚣,泥土路,泥瓦房,鸡跑狗跳,垃圾落叶像风筝一样随风上下,女人悠闲地拉家常不分夜与昼,没事的男人们喝酒、打牌、下棋不尽兴不归,好一派世外桃源般的舒心。可好景不长,张家三个儿子因给老人看病兄弟翻脸,刘家三十岁儿子外出打工时娶的“媳妇”跑了,落了个人财两空;路边的女人们因拉闲话反目成仇……闹心不已的村干部把难题交给了他。一个大男人,现在整天要纠缠到这些琐碎的杂事中,还真让小李同志犯难,这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也没办法把这一大堆事梳理得井井有条,照样是吵的吵、骂的骂、翻脸的翻脸。一时间小李感觉头都快要炸了,想想自己在单位里干得顺风顺水,这小山村里鸡毛蒜皮的事却让他头疼上火,苦、恼、怨、冤、悔五味杂陈,反复思量:都是落后贫困惹的祸!他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也理解了组织和领导派他来的苦心,在心里跟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无业无为无所谓的落后状况!

  上心

  “树高千尺,不能忘根。”李靖静的老家就在洛南县四皓街道办白川社区,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孩子,他对洛南情况比较熟悉,但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获得张湾村全面真实的村务资料,他走村入户复核,不厌其烦的请教和拜访村里的“能人”,详细地掌握了该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也理清了“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发展经济为中心;民生保障立基础;基本建设促提升;产业带动寻突破;能人引领做示范;治穷治愚转观念……在此基础上,党员带动、合作互助、结对帮扶,保底脱贫、产业扶助等一系列的方案,让他在日思夜想中逐渐绘就着张湾村的发展蓝图。

  用心

  在摸清底子后,他先同村干部商量下一步村里该咋发展,有人说难,有人一笑置之。他知道,在他们眼里自己不是“村里人”,“热闹”一阵子就要“飞”。为此,他天天跟大家讲,田间地头,渠畔沟垴,随时随地敞开心扉谈,夜夜上门与村干部交流,长设想近打算,并且坚持深夜用QQ、短信、微信等跟村里的年轻人联络,人家嫌他不嫌,人家烦他不烦,人家累他不累。扶志、技能、产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这些名词从他的嘴里慢慢走进大家的心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身边聚拢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村规民约》上墙了,村里的规则和制度印成了本本,议事处事有了条条框框,村里的公开栏有了各种更新,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也成了“新闻”发布平台,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下决心先以村容村貌整治起头干件漂亮的实事鼓舞士气,在局领导的支持下,他带领群众开展全村综合环境整治及联户道路硬化。去年农闲时节,他和村干部发动、指导村民对全村范围内的柴堆、石堆、粪堆进行清理,利用争取到的项目实施农户硬化院落和联户道路硬化30000余平米,改造土坯房150余户,建起了垃圾台。宁静的世外桃源披上了现代化的色彩,“垃圾靠风刮”的历史一去不返,整洁一新的村容村貌让大家赞口不绝,也感觉日子更有了奔头。

  铁心

  张湾村村民居住分散,村道多是断头路,交通状况极差,农业耕作还停留在肩挑背扛阶段,严重制约着机械化操作的推广,村民出门不便。李靖静认识到,要扶持贫困村改变落后面貌,项目支持是硬拉动。为此,他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四方奔走,积极寻找政策支持。托熟人、找关系,向领导请示汇报、审批签字,在机关里没经过的事他经了,在生活中没求过的人他也求遍了,他深切感受到:农民办事难,创业更难。村干部劝他:算了吧!你已尽力。他坚强地说:“我一定要办成。”就这样,靠着一股子倔劲,他先后为村里争取到包扶资金172万元,争取到了生态效益补偿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得到了便民服务大厅、文化广场、便民桥、人畜饮水工程、通组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扶持资金392万元,村长激动地说:“这些可是我们做梦也没想到的呀!”目前,文化广场、2个组2500米人畜饮水管道和水塔修建、5个组3.7公里的通组道路改建完成了,新建的2座便民桥正在紧张施工。而今,车辆穿行于沟沟岔岔,吃水再也不用出门跑老远,一些在外打工的小伙子赶回来买车跑运输、养鸡,参与林下种植。每到晚上,文化广场灯火通明,男女老少在健身器材上健身,欢快的广场舞跳起来,好日子的优美旋律在张湾村上空久久回荡。

  贴心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李靖静深知:靠救济靠帮扶,贫困户永远都不能脱贫。张湾村没有包揽的实力,也不能培养懒汉。一有闲暇,他就到贫困户家中,跟他们攀谈,问想法谈打算,但年迈的出不了村,年幼的离不开娘,老弱病幼多的现状无法改变,村里人多地少的情况也无法改变。村里有养鸡的传统,他动员贫困户养鸡,有人说:“娃呀,你是好人我们知道,你不知道前几年的禽流感把人弄怕了,一有鸡瘟,牲畜要么一死就血本无归,要么鸡蛋卖不了,可不敢弄,我们招过祸!”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在市局领导的支持下,他组织购买1700只鸡苗发放给68户贫困户,联系养殖能手进行指导,保证了小鸡成活率在95%以上,引导他们加入了养鸡专业合作社。今年禽流感爆发,鸡蛋的销路举步维艰,他又多方奔走,推荐介绍,为养鸡户的产品销售拓宽了很多渠道。

  尽心

  发展产业是贫困村脱贫必须经过的一道坎。“做产业,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着急做不出好东西,这个好东西既要有自然传统的因素,又要有新技术和生产力的加入,更需要质量来验证。”这是李靖静经常给村两代一委讲的话。结合张湾村实际,村上确立了以核桃、中药材、养殖、食用菌四大项目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采取以资、以劳、以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纳入专业合作社的“篮子”,推行“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将全村104户贫困户全部覆盖,2016年张湾村人均纯收入8861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

  开心

  “治穷先治愚。”李靖静作为知识技术型的驻村包扶干部,他非常清楚精神脱贫的重要性。因此,他坚持扶志和扶技术两手抓,凡有集会必讲自力更生故事,以至于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能讲出《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一年来,他开展村组干部党员培训100多人次,组织各类村民培训400多人次,发展了多名优秀农村青年党员,培养了二十多名致富能人。他积极鼓励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懈开展法制教育,致力弘扬以践行村规民约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忙碌着,志在追赶超越。一年来张湾村的包村扶贫工作多次受到市县的肯定和好评,2017年3月李靖静被洛南县委政府表彰为“洛南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月被市林业局表彰为“优秀工作者”。石门镇党委书记何云兰说:“李靖静同志为村里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为农村新一轮发展提供了经验。”村里的老支书逢人也说:“小伙子能吃苦、有干劲,真是帮了村里的大忙。”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身处扶贫攻坚的时代大潮中,李靖静同志勇立潮头、勇往直前,书写了一段扶贫干部用真心、爱心、恒心助力群众脱贫攻坚的真情故事。

  • 相关阅读
  • 切实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好

      本报讯(记者 赵有良 张英)6月22日,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推进会在镇安县举行。省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和市、县文明办主任,市教育局和七县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及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时间:06-26
  • 校地合作共谋核桃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 余婷 王丰)6月23日,校地合作共同推进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研讨会由陕西省林业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市政府联合主办,庆祝校地合作10周年,共谋商洛核桃产业发展大计,为核桃研究...

    时间:06-26
  • 商洛市财政助推追赶超越暨五大攻坚战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 陈波)6月23日,全市财政助推追赶超越暨五大攻坚战座谈会在镇安召开。会议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共话发展大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豫琦,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

    时间:06-26
  • 住户质疑楼顶加盖房屋 相关部门表示依法处理

      本报讯(记者 李小龙)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在他所居住的市区融城国际小区,有业主将楼顶打穿并在楼顶加盖花园房、玻璃房,他害怕这种加盖行为会影响住房安全,希望能有人管一管。  6月22日,记者随来访业主...

    时间:06-26
  • 商洛市举办首届幼儿园家园共育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 李亮)为了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6月23日,商洛市首届幼儿园家园共育研讨会在市幼儿园成功举办,来自全市近80个幼儿园的园长及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商洛学院学前教育系的部...

    时间:06-26
  • 洛南县精准施策助力健康扶贫

      本报讯(何玉玲)为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洛南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公卫服务全覆盖。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县...

    时间:06-26
  • 商州开展八大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

      本报讯(李波 余波)日前,商州区以“先锋示范聚合力、精准扶贫促发展”为主题,开展八大系列活动为建党96周年献礼。  开展“七一”表彰活动。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全区联评的办法,对全...

    时间:06-26
  • 学先进求真经 树信心促脱贫

      崔文  “这二维码系统确实好,轻轻一扫贫困户信息就显示了出来,给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山阳县板岩镇镇长蔡民盯着手机上扫出来的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一贫困户信息惊叹道。  全省脱贫攻坚交叉检查...

    时间:06-26
  • 柞水建立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台账

      本报讯(任培骥)柞水县注重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负面信息”台账,从严治吏,倒逼干部在决胜“98798”大会战中追赶超越。  选拔任用“负面信息”作参考。...

    时间:06-26
  • 丹凤构建立体式廉政防线

      本报讯(周金牛 璩宏伟)“这期微信内容太好了,不仅我们纪检干部学到了实用的业务知识,对各级党员干部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日前,丹凤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指着“丹凤纪检”微信公众号...

    时间:06-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