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与命运抗争到底

与命运抗争到底

2017-07-18 09:06:5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古人常说“父债子还”,而在柞水县干佑街办什家湾村,59岁的卢功炳却坚持为女儿还债,一还就坚持了近10年时间。而在面对生活的打击和磨难时候,卢功炳选择了坚强,用诚信和自强,精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以爱之名 节衣缩食为女还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卢功炳是柞水县一建筑公司的工人,他有三个女儿,五口之家的小日子过得辛苦却也温暖。2007年,建筑公司改制后,他失业了。2007年,西柞高速贯通后,他瞅准机会,白手起家办起了农家乐。闲暇时间,他也教别人一些技术,并到工地做活。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后,亲朋邻居有个小病小痛问他借钱,他都会爽快地借给,还不上的时候,他就不要了。

  2007年,卢功炳的大女儿在做砂石厂、铝合金生意时,一下赔了。不久,女儿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孩子到西安打工生活。当时,卢功炳的二女儿刚参加工作,小女儿还在上大学,家里的负担也很重。

  然而,生活在欠钱的日子里是艰辛和痛苦的。那时,经常有人上门催账,甚至在他家墙上用油漆喷字:还我血汗钱!一家人生活得胆战心惊。有一次,天下暴雨,夫妻二人干了一天活刚回到家,肚里饥肠辘辘,浑身湿透冰冷,本想喝点热汤暖和一下身子,却发现柴火全部被雨淋湿透了,平日里坚强的夫妻俩,忍不住抱头痛哭。

  一家人正处在艰难的时刻,这时银行又到家里催款。卢功炳这才知道大女儿因为做生意还向银行贷款十几万元。一番思考后,他虽很气愤,却坚定地说:“虽然我们经济压力很大,但做人要讲信用,不管怎样,一定不能欠国家的钱,只要我还能动弹,都要挣钱还!”

  为了还清女儿的贷款,他夫妻二人拼命地工作。卢功炳一边在工地干活,一边打理农家乐。由于长时间的劳累,他落下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妻子一个人顶几个人,包揽了农家乐所有菜品的烹饪,有时还跟着卢功炳去工地帮忙。

  从2007年到2014年间,卢功炳和妻子靠勤劳的双手,慢慢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而借私人的钱,他也在努力挣钱,一家家去还。

  哪怕借钱治病 坚持挣钱先还工友

  为了尽快还清欠款,卢功炳拼命地揽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4年9月1日,50多岁的卢功炳在进行高空作业时,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他感到一阵眩晕,脚底踩滑,脚手架一晃,整个人随着木板一起飞了出去,不幸的事发生了。

  万幸的是卢功炳保住了性命,但做手术需要七八万元,后期的护理还需十几万元。虽然相关公司赔偿了4万元,但连医药费都不够,家人只好贷款做手术。此外,卢功炳还欠了跟着他做活的工人兄弟一大笔工资。

  想到自己从家庭的顶梁柱变成了“拖油瓶”,不仅挣不来钱,还要花钱,卢功炳真想一了百了。而一直陪在身边的妻子却紧紧握着他的手,强忍着泪说:“朝前看,不管怎样,你好歹留下一条性命,给我搭个伴,不要抛下我们!”

  出事之后,家里的农家乐也停业了,家里几乎失去了所有收入,生活举步维艰。在县医院治了两个月,在家躺了近半年后,他重新站起来,拖着受伤的腿和妻子一起种地、卖菜。他们一分一分地挣,一分一分地攒,一家一家地还。虽然了解情况的工人兄弟都让他挣了钱先治病,但他说:“什么不干,哪怕借钱治病,仍坚持挣了钱先还给兄弟们。我带你们出去干活,咋能亏了你们的血汗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一定要收下!”

  “不想过了,当时就不想过了,但是我不能这样不负责任啊……”说起这段经历,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忍不住滚下了伤心的热泪。

  诚信经营 正直厚道做生意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卢功炳又将搁置的农家乐开了起来。什家湾村脱贫攻坚驻村干部租住他家房子,给了2000元房租。卢功炳说:“这真的是雪中送炭,你别看只有几千元,我们当几万元花,精打细算,我用这笔钱购置了农家乐的餐具。”村上第一书记王波还到别的农家乐拍菜单,回来与卢功炳共同研发菜谱,不断改进口味。

  现在,卢功炳走路踉踉跄跄,但腿依然要手术、复健。而由于他的关节有过损坏、软组织挫伤,一到阴雨天或走路走多了,他的骨头就疼。

  为了好好经营农家乐,尽早还清欠款,每天天不亮,卢功炳就早早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子去县城买菜。不管价钱如何,食物一定要新鲜。他坚持用大盘子盛菜;严守餐饮业卫生要求,不断提高菜的质量、改善菜的口味。问到他生意好的秘诀时,他笑着说:“哪有啥秘诀,我觉得做生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一定要厚道。”

  卢功炳的农家乐薄利多销,价位低,味道好,在农村大受欢迎。逢年过节,亲朋聚会,都爱到他那吃,多是回头客。西安的游客也是来了又来,赞不绝口:“你们家的菜真是实惠又美味!”“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么鲜的鸡肉!”有时遇上过路人,哪怕只是要一碗面,他也马上擀。

  “有人支持你,拉你一把,你自己要站起来。”卢功炳连声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干部的大力帮扶。虽然他家的债务依然没有还清,日子捉襟见肘,但他一直用勤劳浇灌信义,努力生活,挣钱还债。他觉得有了好政策,还要自己想办法闯。去年,卢功炳又加入了村合作社,贷款五万元种植中药材。

  卢功炳还在村上照顾下,做起了卫生监督员,每天天蒙蒙亮,就起来打扫村活动广场,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骄傲地说:“大家每天来这里跳广场舞,都说我扫得干净哩!”

  • 相关阅读
  • 鸟瞰州城别样美

    城周绿化后的北高速路出入口像一幅画卷,高速立交勾划的那把琴,犹如在演奏商洛追赶超越乐章。丹江湿地的保护,让消失多年的珍稀鸟类回来了。仙娥湖的“四龙戏珠”从这个角度看,是否更像“鳄鱼犀牛戏...

    时间:07-18
  • 商洛籍作家陈仓当选上海市普陀区作协副主席

      本报讯(芦芙荭)7月11日,上海市普陀区作家协会召开成立大会,旅居上海的商洛籍作家、诗人陈仓当选为副主席。  陈仓为商洛市丹凤县人,是近年来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他以进...

    时间:07-18
  • 上半年商洛市道路交通事故指数“两降两升”

      本报讯(卢雪莉)上半年,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始终把预防交通事故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夯实责任,完善措施,以“除隐患、防风险”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

    时间:07-18
  • 柔肩挑起生活重担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北城社区的杨瑶面对灾难却没有“飞走”,而是以顽强的意志,靠着百折不挠的韧劲,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奔...

    时间:07-18
  • 商洛市区首个街头绿地小广场即将建成

      本报讯(全磊 田亚鹏)近日,当你漫步在北新街商洛医院家属楼前的文化广场时,会发现这里已经大变样了。尽管还在施工中,却掩饰不住它的华丽蜕变。  为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市城管局在北新街文化广场...

    时间:07-18
  • 商洛市产业脱贫成效明显

      本报讯(记者 陈波)我市七县区均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片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我市积极探索产业脱贫攻坚新机制新路子,根植产业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

    时间:07-18
  • 商洛市健全长效机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筑牢维权防线,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助力脱贫攻坚。 ...

    时间:07-18
  • 洛南开展就业扶贫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近日,洛南县人社局组织下属单位、就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主题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现场解答等服务,帮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了解创业就业等政策,为打...

    时间:07-18
  • 风吹不走的“蝴蝶”

      通讯员 吴吉景  作家冯骥才说:“风可以吹走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张萍就是一只大风吹不走的蝴蝶,20多年来,她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同命运抗争,克服...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