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自强自立的致富女能人

自强自立的致富女能人

2018-12-25 14:23:4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崔长民

  “自从我参加了省妇联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手。”近日,面对笔者,洛南县古城镇致富女能人常荣侠深有感慨地说道。

  苦难家庭致富无门

  常荣侠现年39岁,家住洛南县古城镇中山村四组,全家4口人。她的丈夫患有高血压,一次干农活时突然晕倒,腿不幸受伤落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腿有点跛,也不能干重活。常荣侠家是古城镇2015年在册贫困户,她平时在家相夫教子,守着几亩薄田、卖点凉粉勉强维持生活。2016年2月,她和丈夫在家里用电锯截柴火时,年幼的女儿跑过来玩,不小心让电锯割伤了脸部,女儿一个耳朵也差点被锯子割掉,为此女儿在西安看病花了两万多元钱,加上丈夫住院的花费,她家里共欠有外债4万多元,眼看村子里的群众一家家两层小洋楼拔地而起,有人还开上了小轿车,自己却外债缠身,住的还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房子,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她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却找不到好的方法,致富无门。

  杨凌培训观念转变

  2013年3月,常荣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驾照。2015年7月,她幸运地参加了陕西省妇联会、省扶贫办在杨凌举办为期7天的实用技能学习培训,在那里她学到了电子商务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妇女如何自强自立及怎样创业等实用技能,她说:“身为深山里的农村妇女,我整天围着锅台转,头发长见识短,通过学习培训,我思路开阔了,眼界也宽了,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光阴真是虚度了。”通过杨凌学习培训,她明白了:一个女人只有自强才能自立,农村妇女只要肯吃苦,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也一定能摆脱贫困。

  2016年4月,她依靠脱贫攻坚的金融扶贫政策一次贷到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又从亲戚手里借了1万多元,买了一辆小汽车,一个贫困户贷款买车在这个封闭落后的村子里一度成了新闻,有人说她是“扎势”,也有人说她是穷疯了胡折腾等等,各种流言蜚语扑面而来,但常荣侠是一个做事泼辣而且很执着的女人,面对别人的非议只是嫣然一笑,坚持做自己的事。

  勤劳致富摘穷帽

  古城镇蟒岭山中拥有丰富的橡树资源,人们把成熟的橡仁打回来,去壳、晾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凉粉,每公斤橡子可以做两公斤凉粉。橡仁凉粉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尤其是对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古城镇高塬村、中山村群众多用蟒岭深山中流出的无污染的泉水加工。橡仁凉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钾、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和微量元素,低热无毒,对人体有收敛和保护功效,经常食用可使人厚肠壁、健自体、强骨骼,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橡子凉粉水分含量高,且给人一种饱胀感,又是低热量的食品,非常适合减肥者,其产品劲道好、口感清香、风味独特,是洛南具有地方特色的纯天然食品之一。

  以往,当地村民都是在家里把橡仁凉粉做好后,骑上自行车去寺坡、古城、三要、灵口等周边集镇上售卖,常荣侠没有买车之前也和她们一样骑自行车走街串巷叫卖橡仁凉粉,自从她有了车以后,便扩大作坊规模,开上车把自己加工好的橡仁凉粉送往县城及周边集镇的大小酒店,过去靠自行车卖橡仁凉粉一年最多只能收入几千元钱,2017年她开车做同样的生意,一年收购橡仁1吨多,出售橡仁凉粉盈利3万多元。

  2017年9月,她出资1万元拿到古城镇政府分配给她家100平方米的安置房,搬出了穷山沟里曾经的危房,住上移民小区安置楼。在各级部门的精心帮扶下,她家2017年人均收入达7500元,2017年12月底,常荣侠在全村率先脱贫,成为古城镇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典型。

  据了解,今年以来,常荣侠出售橡仁凉粉盈利3万多元,儿子在西安打工收入两万多元,预计常荣侠家2018年人均收入在12500元左右。过去深山中的贫困户,如今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成为古城镇的致富女能人。“人生的征程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麻木、没有斗志的状态。”常荣侠在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的指引下,用短短两年时间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她常常对身边的朋友说:“扶贫更重要的是要扶志、扶智,贫困户‘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不根除,就永远难拔穷根”。

  • 相关阅读
  • 生活变迁之行篇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交通不便曾是制约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路不断提升等级,西康铁路和西合铁...

    时间:12-25
  • 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我市首个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成投产  见习记者 张珍珍 本报记者 王孝竹  12月20日晚8点左右,用完餐的人们说说笑笑走出饭店大门,在商州区通江路北一家火锅店门前,几个工作人员正吃力地将一个...

    时间:12-25
  • 真情帮扶解民困 扶贫花开果满枝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倾情帮扶云盖寺镇西洞村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董 楠 通讯员 李荣军  进驻穷村子,挖了穷根子  西洞村位于镇安县城以西30多公里,处于两山夹一沟地带,全村259户954人分散居住...

    时间:12-25
  • 小小狝猴桃 强县大产业

      ——“十九大精神在商南”系列报道之四  陈涛程 金 成 李治军  日前,走进商南县城关街道办十里铺狝猴桃示范基地,只见施工人员忙着整地、开沟……吆喝声和推土机的轰鸣声交...

    时间:12-25
  • 商洛市打好精准考核组合拳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 (杨占水 程 刚 张 晨)“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是好,包扶单位和包扶干部就是亲,这两年来我发展核桃园、桑园3亩多,每年养猪两头,包扶单位介绍在镇卫生院干环卫工年收入2000多元,我在家门口打零工年收入...

    时间:12-25
  • 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和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等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12月2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

    时间:1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