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坚持人民至上 创造幸福生活

坚持人民至上 创造幸福生活

2021-04-23 08:26:28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牢记嘱托 奋进商洛

  坚持人民至上 创造幸福生活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一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社区群众就近就业

签约医生上门诊疗

营养午餐稳步推进

搭建就业平台

  4月18日,洛南货车司机吕鹏波正在广州佛山一家物流公司等候派遣:“这家公司管理规范,每月平均工资在七八千元,有时还能拿到上万元。疫情期间,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很不错了!”

  说起吕鹏波能有这份满意的工作,多亏了洛南县人社局牵线搭桥。“我一直在广州打工,去年受疫情影响,原来的厂子大幅下调工资,除过房租、吃穿用等花销,基本不剩啥了。我没文化,也没技术,还能干啥?”正着急时,县人社局一名干部给他推送了好几条招聘信息,这才找到现在的工作。

  吕鹏波只是洛南县人社局帮扶就业的众多务工人员之一。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交通封锁、企业停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滞留。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县人社局率先在全省开通绿色务工专线,组织“点对点”输出大巴车272辆,定制2列务工专列,有序转移7.8万人外出就业。

  送走了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剩余无法离乡人员的就业难题如何解决?对此,洛南县人社局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力资源公司、社区工厂、培训机构等,为群众在家门口搭建就业平台。

  3年前,古城镇村民王玉芳还是一名无事可干的留守妇女,如今,她已成为陕西金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洛南分公司的一名技术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工作顾家两不误。2018年4月,洛南县人社局领导得知陕西金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在洛南建一个分厂后积极协调,这才在古城镇建了分厂,目前已带动160名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破解因病致贫

  3月31日,几年前患上肺癌的贾明(化名)手持药费单据,来到市医疗保险经办处报销药费。工作人员接过单子,5分钟后就给他办结了手续。

  这是市医保局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以“蓝图、抗疫、脱贫、监管、减负、便民”为重点,着力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市医保局会议室里,一名血友病患者送来的“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格外醒目。原来,11年前丹凤县棣花镇王波(化名)的双胞胎女儿被确诊为血友病,这些年,为给孩子看病,家庭一贫如洗。

  王波的情况并非个例。为减轻血友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经专家论证和会议研究,市医保局制定了针对血友病患者的门诊医疗支付标准,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种病更适合门诊用药,新政策出台后,每年能报销3万多元的门诊药费,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王波坦言。

  “对重特大病、罕见病实行‘一事一策’,是医保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市医保局局长李育善说,近几年,他们调整了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从原来的22种增加到34种,还提高了终末期肾脏病透析医保付费报销比例,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同时,贫困人口报销取消封顶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提高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一半,医保扶贫成效显著。

签约家庭医生

  “血压还是有点高,降压药要按时吃,平时注意休息,吃饭要少盐低油,其他都好着,您放心吧!”4月15日,在山阳县高坝店镇鱼塘村,村医孙立军在对村民陈天喜进行随诊服务时,为其认真测量血压后,细心叮嘱他如何用药和注意事项。

  孙立军是高坝店镇60多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一员,自山阳县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高坝店镇成立了4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全镇1.3万名签约对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转诊以及健康教育、慢病随访、健康体检和健康服务管理等,积极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71岁的陈天喜患高血压和冠心病多年,平时靠药物维持病情。“以前身体不舒服了,得折腾好几趟才能看上病,现在打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服务,心里肯定高兴。”说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老人赞不绝口。

  高坝店镇卫生院院长张锋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由县级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医组成,每年为村民进行一次集中免费健康体检和指导,为患慢性病的重点人群进行至少四次的随诊服务。实际上,签约医生付出的远超签约要求。孙立军的签约对象有300多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他都一清二楚,过个十天半月他就要上门一趟,仔仔细细地为服务对象做检查。“有的慢性病患者服药断断续续,病情反反复复,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我一般忙完村上的工作后,就去随访随诊,每年对重点人群的随诊次数不下10次。”孙立军说。

  目前,山阳县共成立6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累计为9645名患有4种重点慢病的贫困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去年以来,我们在扩大签约服务病种的同时,还大力推行‘健康在线’APP线上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山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周磊说。

办好义务教育

  4月16日,记者走进柞水县城区第二小学新校区时,美观大方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让人眼前一亮。今年春季开学,城区二小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喜迁新校区。“我太喜欢新学校了,校园又大又美,教室的黑板还是触摸屏,用手指一点就可以做题了。”五年级学生程斯思兴高采烈地说。

  程斯思家住瓦房口镇金台村,以前在距家十几里路的曹坪镇中心小学上学。2019年,她家享受易地移民搬迁政策,从山沟沟搬到县城的亿升小区,就近在城区二小入学。程斯思的母亲说,孩子能就近上学,新校园又这样好,真让她们很开心。

  去年以来,柞水县结合教育发展实际,把解决“入学难”问题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作为关注和服务民生的重点工作,采取新建扩建的方式,共新增学位3060个,其中规划建设的城区二小新增学位900个,是一所解决入学难问题最明显的学校。

  柞水县城区二小副校长刘小艳说,他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和资源在新老校区为学生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新学校除了普通教室,还设有标准化的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德育展室、录播教室等17类功能部室共27个,正式投用后可有效化解“大班额”问题,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班额和标准班额教学。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柞水县科教局基教股股长胡世亮说。

  (本报记者肖云王倩)

  • 相关阅读
  • 全民阅读倡议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民阅读的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线,围绕“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主题,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

    时间:04-23
  • “绿书签行动”倡议书

      设计制作派发“绿书签”,目的是全社会携手起来,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清扫文化垃圾,剔除文化糟粕,打造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风带、防沙林。为此,我们倡议:  一、青少年儿童要远离盗版,对不良...

    时间:04-23
  • 第四届“商洛好网民”评选活动开始投票啦!

      网聚商洛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由商洛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第四届“商洛好网民”评选活动自2020年11月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县各级各单位和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经各县(区)网信办、市级各部门各单位推荐和...

    时间:04-23
  •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 青少年志愿者在行动

      本报讯(记者 刘媛)4月22日上午,由团市委、市城管局、市垃圾分类办公室主办的“争做秦岭生态卫士·当好垃圾分类先锋”秦岭生态保护青少年志愿行动,在市区金凤山广场举行,市直各团委、团支部,...

    时间:04-23
  • 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去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党的...

    时间:04-23
  • 商洛北服务区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加速推进

      本报讯(李小珍)4月9日,商州区政府对商洛北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查。该服务区原污水处理站由于建设时间较长,使用年限过久,部分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故障频出,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多次引发群众...

    时间:04-23
  • 商洛市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

      本报讯(记者 张力宏)4月21日,记者从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截至4月20日,已在全市4个县17个镇办发生,发生面积5.2万亩,为近10年来第2个重发年份,预计小麦条锈病发...

    时间:04-23
  • 商洛市获授全省首批“平安铜鼎”

      本报讯(王剑 肖盛学)4月20日,平安陕西建设工作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西安召开,我市2020年度再次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市,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铜鼎”。我市4个县区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县区,商州...

    时间:04-23
  • 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本报记者 王尚锋 王倩 肖云莲湖公园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