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市“容缺后补”制度让政务服务有“温度”

2021-09-16 08:37:55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记者贾书章)9月13日,一家建筑公司负责人林先生来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窗口工作人员在对资料进行审查后,发现资料中缺少6个技术工人证件。按照办事流程,需要企业将材料补齐后才能予以受理,按照“容缺后补”模式,工作人员当即为企业出具了《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在企业补齐了相关证件后,对该企业资质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第一时间将资质证书快递给企业,受到好评。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制度创新求突破,探索形成了“容缺后补”工作机制。“容缺后补”是指申请人在窗口办事过程中,主要申报材料即核心要件齐全且符合法定审批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欠缺时,只要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相关职能部门就可以当场办理。“容缺后补”受理机制,通过创新模式、流程再造、清单管理、告知承诺、信息共享等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为企业、群众开辟了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受到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高度称赞。

  坚持法律法规政策的原则性与实施审批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核心要件齐全的情况下,凡可通过线上办理的审批、备案等事项不要求申请人到现场办理,可通过网络、视频等开展项目评估评审。对确需提交纸质材料的实行专递送达、容缺受理予以先行办理,随后补交纸质原件。同时,依托线上平台,推动数据共享,积极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全面开通政务服务网上旗舰店,建成运行网上中介超市,不断加大“一网通办”工作进度,优化数据共享流程,按照“急用先行、分批推动,成熟一批、共享一批”的原则,对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中急需的政务数据,加快推动实现共享,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市级集中审批事项共受理1.5万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9%。

  • 相关阅读
  • 商洛核桃雕塑

      商洛城市标志建筑——  商洛核桃雕塑  商洛核桃雕塑位于商洛市南大门迎宾大道。商洛核桃以其果大、皮薄、仁饱、口味油香享誉全国。1958年,毛泽东主席作出“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

    时间:09-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