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玉米粉蒸肉

玉米粉蒸肉

2022-03-10 09:10:32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蔡红旗

  商南乡间的红白喜事,宴席上少不了的一道菜是粉蒸肉。在村民眼里,粉蒸肉是检验一个厨师水平高低的一把尺子,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粉蒸肉的厨师自然成了乡间的大厨,请他做宴席的东家就多,做不好粉蒸肉的厨师会被淘汰。

  厨师一旦应承了给东家做酒席,会带来几个女帮手,在院子一角搭起灶台,早先是用土坯垒的土灶台,现在改为在铁皮桶上焊接钢筋做支架的铁灶台,只需要找位置安放好即可生火。再支起几块案子,随行的女帮厨便开始忙活开来,洗菜的,切菜的,烧火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此时客人陆续到来,望着露天院子里升起的烟火,忘不了瞟一眼大厨忙碌的身影,露出欣慰的一笑。大厨手下的人各有分工,各忙各的,顾不得看来客的眼神。

  今日的大厨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精瘦男人,身旁是一筐挑选好的肋条肉。他正在砧板上切肉片,手起刀落,长10厘米左右、宽五六厘米、厚度在半厘米左右、半边雪白半边鲜红的肉片落下,厚薄一致,大小均匀,半个多小时过去,一大盆白花花红艳艳的肉片切好了,像是厨师巧手撒下一盆如花似玉的花瓣。

  接下来,将肉片腌制上色。加入调料后,厨师伸开双手插入盆中不停地翻滚,瞬间盆里的肉片便换了一种颜色,发出诱人的酱色,仿佛给它们穿上了统一色彩的外衣。

  在肉片静置腌制的空儿,厨师另取一大盆,将水发过、沥干水分的红薯粉条倒入盆里,加炒熟的玉米面、白糖和少许香苜蓿,拌匀备用。

  腌制好的肉片也加炒熟的玉米面和白糖拌匀备用。

  取土碗,将肉片整齐码放平铺碗底,再将粉条装入碗中压实,个个堆得像小山似的。50个土碗排在案子上,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将装好的粉蒸肉碗放在直径一米多的蒸笼里,同时上笼的有团子肉蒸碗、条子肉蒸碗和肘子蒸碗,全部上笼完毕,有半人高,大火蒸两个小时以上。

  当蒸笼被一团白雾包围的时候,笼里的粉蒸肉在高温气团里发生蜕变,变成一道诱人的美食,空气里飘散着香甜的味道。

  酒席正酣时,厨师将装粉蒸肉的碗扣在盘子里,揭开碗,一盘金黄闪亮的玉米粉蒸肉出锅了。压轴大菜玉米粉蒸肉上桌,客人们迫不及待地说:“吃吧,趁热吃吧。”夹起一块肉,玉米面裹着肉片,有红有白,晶莹剔透,一口咬下半边,软糯而清香,甜酥而爽口,真乃人间至真美味。平日不吃肥肉的女子也禁不住诱惑,免不了夹起一块粉蒸肉吃下去,最妙的是盘底裹着玉米面的蒸粉条,筷子夹着还在不停地打颤战,与蒸肉的美味相得益彰,吃上一口,香甜无比。

  一段肋条肉,一碗玉米面,一把粉条,几勺白糖,几根香苜蓿,成就了乡宴上最纯粹的美味。在我看来,炒熟的玉米面是这道菜的灵魂,是它把猪肉与粉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同桌有资深的食客,我向他请教:“之前宴席上的粉蒸肉是咸口的,现在怎么变成甜口的了?”“甜的好吃啊。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糖是凭票供应的,没有那么多糖做粉蒸肉。”我又问道:“为啥在家做的粉蒸肉没有席上的粉蒸肉好吃呢?”“你看人家锅有多大,笼有多大,火有多大,你有那么大的锅吗?粉蒸肉上笼后大火猛蒸两个多小时,你做不到吧?”他接着说,“今天厨师做的粉蒸肉并不是最正宗的做法,正宗做法是肋条肉要卤制,肉片要入锅炒。”

  “现在乡间宴席像粉蒸肉这样的菜品少喽,半成品多了,改良的多了。”他感叹道。

  “是啊,原先席面上的小炒、杂烩汤真好吃,现在见不到了。”我不无感慨地说道。

  我家年夜饭餐桌上永远少不了的菜也是玉米粉蒸肉,我做粉蒸肉是咸口的,近乎传统做法,我不想改变。

  选肥瘦相间的肋条肉卤制切大片,红薯粉条泡发不易过于软糯,沥干水分,玉米面要乡间现磨的黄玉米面,颜色绝对金黄才行,小火慢炒飘出玉米香味,盛出备用。热锅凉油,油量要恰到好处,油少则蒸粉条太散,如同炒面拌粉条,干涩不粘连;油量太大则蒸粉条像蜂片一样粘成一个饼子,油腻不清爽。将肉片炒出香味即可,加粉条稍微炒一下,再放炒熟的玉米粉翻炒几下,调味,盛出,装碗,上笼蒸。

  此菜遍布全国各地,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上得了厅堂,也入得了家常。

  年夜饭里,一道家乡味的玉米粉蒸肉承载的是满满的幸福。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垃圾分类办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巾帼芳华展风采”主题宣传活动

      3月8日,是第112个国际“三八”妇女节,为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展现巾帼风采,商洛市垃圾分类办组织中心城市各部门(单位)女职工200余人在北新街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巾帼芳华展...

    时间:03-10
  • 唐江澎荣获“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本报讯 (赵有良 冯江慧)在3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颁奖仪式上,来自全国各界的近2200名委员中有20人获此殊荣,原籍我市洛南县的唐江澎委员榜上有名,他是江苏省唯一一位获...

    时间:03-10
  • 全民动员植树造林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

      3月8日,春日融融,新绿初绽。商南县金丝峡镇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在二郎庙村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共栽植优质果树500棵、杨树苗3000棵,活动将持续到12日。  (记者 马泽平 摄)...

    时间:03-10
  • “驻村兴农”赴一线 “绿富同兴”道路宽

      贺晓霞 刘 丽 褚 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大地回春,农事正酣,丹凤县农技中心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帮扶的武关镇梅庄村千亩生...

    时间:03-10
  • 商洛山

      (总第2305期)  刊头摄影 王尚锋  题图摄影 杨 鑫...

    时间:03-10
  • 丹江公园红梅开

      董建刚  从银杏园向东步行一根烟时间,再沿王塬桥朝东约200米处的公园南岸草地上,一树树红梅正在热烈绽放。手机识图显示,这里的红梅有朱砂梅、宫粉梅、美人梅和龙游梅四种。  商州地属陕南,却少有种植梅花...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