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过个“低碳”清明节

过个“低碳”清明节

2022-04-02 09:16:21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李 敏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回乡祭祖。但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之我市正处于森林火灾的多发期、高发期。因此,健康、文明、安全祭扫既是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的需要,也是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赋予的要求。

  烧冥纸、冥币是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方式之一,但存在很多隐患,一旦在祭扫时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广大群众如果严格遵守不携带火种、火源进山,不在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等安全规定,就能避免引发山火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一大悲事,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厚养礼葬才是我们应该弘扬的时代风气。缅怀先人,重心而不拘于形。广大群众可通过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公墓云祭扫等简约的方式祭奠故人,以鲜花、植树祭奠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避免人员集中造成疫情传播。在先辈墓前鞠躬、清扫,进行严肃而简洁的祭扫仪式,来表达怀念之情,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带头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积极响应殡葬改革号召,推广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自觉做文明安全祭扫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发挥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引领和带动身边群众,切实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良好节日氛围。

  《岁时百问》里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祭扫是一种形式,文明是一种风尚,以绿色、简约、文明的方式来缅怀先人,是树立文明祭祀之风的应有之义,是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美好家园变得更加“清明”。

  • 相关阅读
  • 4月1日起婚姻登记实行全市通办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阳)近日,笔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解决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多地跑、多次跑等问题,我市从4月1日起实施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工作,尽力满足人...

    时间:04-02
  • 商洛市三县被命名为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本报讯 (记者 李 敏)3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命名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报中获悉,我市丹凤县、山阳县、镇安县和西安市雁塔区,宝鸡市金台区、扶风县、陇县等20个县(市、区)被命名为陕西省全域...

    时间:04-02
  • 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新风尚

      本报记者 白志鑫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大力推广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清明节,不少市民摒弃以往烧纸的旧俗,用一束饱含怀念之情的鲜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之情,也让传统的清明...

    时间:04-02
  • 商洛市积极对接国家科技特派团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温振友)近日,商南、丹凤、镇安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先后通过线上或线下与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对接,互相就县情、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产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以及科技特派团成员的科研方向...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