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2022年第二季度“商洛好人”

2022年第二季度“商洛好人”

2022-07-20 08:27:52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一、敬业奉献类(8人)

  1.张晓鸣,男,商洛广播电视台后勤保障部主任

  2.段勇波,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

  3.张军锋,男,商洛市烟草公司洛南分公司城关烟站站长

  4.周 璇,女,丹凤县水利局工程师

  5.张正龙,男,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兽医师

  6.冯秀苗,男,商南县城关街办南大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7.石 霞,女,山阳县城区第一小学教师

  8.谢慧玲,女,柞水县红岩寺镇中心小学教师

  二、助人为乐类(5人)

  1.杨 琳,女,商洛学院科技处专业技术人员

  2.崔新武,男,商州区曙光应急救援中心中队长

  3.王 毅,男,陕西山阳天竺传媒有限公司经理

  4.辛清念,男,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村委会副主任

  5.刘 钎,男,柞水县曙光应急救援中心发展中心部长

  三、孝老爱亲类(4人)

  1.陈 蓓,女,洛南中学教师

  2.赵 霞,女,商南县文明路社区干部

  3.张 虎,男,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村民

  4.陈维芳,女,镇安县永乐街办孙家砭村村民

  四、见义勇为类(1人)

  1.刘 帅,男,商洛市城投公司职工

  五、自强励志类(1人)

  1.郭军鹏,男,商州区个体经营者

  2022年第二季度“商洛好人”事迹简介
敬业奉献

  张晓鸣,男,1969年生,商洛广播电视台后勤保障部主任。自1996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以来,他为50多场重大活动、60多部电视专题片撰写主持词、解说词,他担任总撰稿的八集电视专题片《商洛1946》、参与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红色记忆:红二十五军长征》分别获得陕西金鹰奖和国家优秀电视纪录片,还创作了商洛广播电视台台歌。他先后有80多件新闻作品、专题片、文学作品在中央和省、市各类评奖中获奖。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段勇波,男,1970年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微生物检验主任技师,市新冠疫情防控市级专家组成员。他从事医学检验工作34年,在疾控中心工作的14年里,先后率先开展艾滋病CD4检测、流感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等项目。作为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在西藏阿里进行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科室成员累计共完成近25万份样本,处理复核丹凤、商南、商州、镇安、柞水等14起疑似新冠肺炎阳性事件。

  张军锋,男,1973年生,商洛市烟草公司洛南分公司城关烟站站长。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洛南县灵口、石门、柏峪寺等7个镇办92个村5万余亩烟田,服务烟农1500余人。从育苗、移栽、科管、采收到烘烤、收购,他为烟农提供全方位指导,及时解决他们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技术瓶颈,切实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仅2021年,他带动15个村461户群众种植烤烟1.1万亩,实现收入4764.1万元,户均收入10.33万元,同比增收2.29万元。

  周璇,女,1990年生,丹凤县水利局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出色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从桃花谷3A级景区创建到园区边坡生态治理、挂网喷播及污水处理等新技术推广,从丹江河、银花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和丹江干流防洪工程建设到竹林关镇东炉村驻村帮扶,她负责和参与的每一项工作都保质保量完成。她作为桃花谷教学实践基地讲解员,积极向来访研学的学者学生科普水土流失、生态治理等知识,7年来,累计为1万余名学生提供讲解。

  张正龙,男,1970年生,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兽医师。他32年如一日地坚持兽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既做新技术宣传,又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做好各类动物疫病治疗。他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春秋两季动物防疫、非洲猪瘟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工作中尽职尽责,出色完成市县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的表彰奖励。他的临床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三次代表商洛市参加陕西省行业职业技能比武大赛,个人多次获得奖励。

  冯秀苗,男,1988年生,商南县城关街办南大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在社区工作9年来,他积极开展理论宣传、平安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开展活动50余次,社区曾被省、市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他工作的金福湾社区2020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明社区”。疫情期间,他在执勤过程中,累计核实登记来往人员2000余人,上报风险人员20余人。防汛抢险中,他带领干部转移群众100余人,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石霞,女,1980年生,山阳县城区第一小学教师。自2017年以来,石霞同志负责学籍管理、控辍保学、学生资助等工作。她摸清每个学生家庭状况,多渠道争取补助资金,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失学辍学。由于工作扎实细致,山阳一小在“十三五”期间无一人辍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近5年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共享受营养膳食改善计划资金107.8万元,无一名学生因生活困难、营养不良造成辍学。

  谢慧玲 ,女 ,1983年生,柞水县红岩寺镇中心小学教师。2002年工作以来,她撰写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省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在“第十一届全国科研优秀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撰写的教学设计《平行与垂直》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学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精品课程”大型研讨会中荣获一等奖,2021 年获商洛市乡村教师突出贡献奖。

助人为乐

  杨琳,女,1985年生,商洛学院科技处专业技术人员。她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参与组建“乡村流动科技馆”“秦岭云端科技馆”等线上线下科普平台。5年来,组织师生共推出12部科普情景剧、200余件科技制作展品、六大方向33个科普视频,开展专题科普讲座、科技创新培训等公益活动60余场次,足迹遍布商洛市40余所基层学校,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等多项荣誉。

  崔新武,男,1971年生,商州区曙光应急救援中心中队长。他先后参与完成榆林子洲洪涝灾害救援、任塬山沟水库溺水搜寻救援、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医疗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筹备资金对“三无”小区、企业、高速路口检查站、疫情封控区进行疫情防控消杀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累计参与完成各类救援任务70多场次,志愿服务700多小时,受益群众2万多人。累计参与消杀重要场所60多场次30多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5万多人。

  王毅,男,1973年生,陕西山阳天竺传媒有限公司经理。自2013年注册加入“志愿云”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他在做好自身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是山阳县爱心志愿者们公认的“最美爱心司机”和行走在大山中的“最美志愿者”。他利用资源为家乡建设修路修桥,带领家乡父老到工地打工增加收入。他先后走遍山阳县偏远山区的沟沟壑壑和帮扶对象的村居院落,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他自己出钱出资看望退伍军人,带领公司员工多次深入大山深处为孤寡老人送温暖。

  辛清念,男,1990年生,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村委会副主任。2018年以来,每年通过自己开办的企业面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让30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家庭的1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两年来在捐资助学、慰问孤寡老人等方面累计捐款近20万元。疫情期间,采购防疫物资近20万元。洛南“7·23”和镇安“9·3”洪水灾害事件中,分别为洛南县、镇安县捐款8万元和10万元。

  刘钎,男,1981年生,柞水县曙光应急救援中心发展中心部长。他和队友一起对29个核酸采样点、城区主街道、人流重点区域等重点场所实施防疫消杀,累计消杀总面积8.65万平方米,消杀车辆2万多辆,他以连续工作25天累计服务272小时受到团队成员一致好评。洛南洪灾发生后,他和队友每天步行40公里以上运送灾区急需物资,先后安全转移群众360多人,搬运救灾物资12车次1万多件,护送救灾物资20多车次。

孝老爱亲

  陈蓓,女,1991年生,洛南中学教师。其丈夫保家卫国,她独自承担家庭重担,悉心照料患病公公,与婆婆和睦相处,照顾小孩,勤奋工作。2018年,婚后不到一个月,公公体检时确诊为胃癌,无法联系归队的丈夫,她将公公送进唐都医院做手术后,严格按医生要求照顾公公,夜不能寐是常态。公公去世后,80岁的奶奶突发脑梗,辗转几家医院,只能保守治疗。奶奶至今依然昏迷不醒,全靠她照顾,日夜陪护,她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赵霞,女,1990年生,商南县文明路社区干部。面对社区干部人数少、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况,她积极牵头组织成立“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和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600多名,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了126人的“为老志愿服务队”和65人的“为幼志愿服务队”。她积极联系辖区单位,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义诊、慰问、家庭卫生整治等活动,为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宣传活动,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张虎,男,1977年生,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村民。2010年5月,张虎的儿子张玺瑞出生,但被确诊为脑瘫。2014年,张虎的父亲因病去世,妻子离家出走。面对先天性脑瘫的儿子,每天早上5点张虎就起床打扫卫生、烧火做饭,7点左右给儿子洗手洗脸、喂药喂饭。干了一天的农活后,张虎照顾儿子睡下,他还要把床单清洗干净,并准备好第二天孩子要穿的衣服,忙完一切常常已经是凌晨了。4300多个日夜不离不弃、精心照料,张虎用爱心、责任完美诠释了父爱。

  陈维芳,女,1979年生,镇安县永乐街办孙家砭村村民。结婚16年来,她帮夫爱子,用心努力经营家庭。2015年,婆婆不幸确诊为乳腺癌、肺癌晚期,医生宣布患者存活时间只有几个月,但她没有放弃对婆婆的治疗,四处求医。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她悉心照顾。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慢慢恢复。她每天给婆婆换洗被褥床单、内衣,换着花样给婆婆做各种流食。她的事迹街坊邻里都是交口称赞,她说:“为人子女,孝顺是我应该做的。”

见义勇为

  刘帅,男,1991年生,商洛市城投公司职工。5月28日晚9时40分许,他驾车行至商州区北新街西岗楼,等待红灯时,突然听到路人急促的呼喊声:“着火了着火了”,他通过后视镜发现跟随其后的一辆小汽车燃起熊熊大火,现场浓烟滚滚,情况十分危急。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下车飞奔到路旁的茶饮店取水救火,随后,接过同行家属从附近店铺借来的灭火器到事故车辆前将火扑灭,保障了车主及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

自强励志

  郭军鹏,男,1984年生,山阳县城关街办葛条村村民。他于2015年来商州创业,现为商州区个体经营者。他4岁时,摔跤致左手骨折导致肢体三级残疾,他通过不懈努力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自创业以来,他参加各类献爱心活动,捐款总额近10万元,资助了10名面临辍学的孩子。他还聘用了2名残疾人在企业工作,目前有20多名困难群众在他的公司里打工。他曾获得“致富带头人”“双创标兵”“创业人物奖”“抗疫优秀志愿者”“爱心传递奖”等荣誉。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投放生物天敌防治松材线虫病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建国 张峰碧)近日,我市在商南县富水镇和柞水县凤凰镇、杏坪镇山林里陆续释放一批松褐天牛的天敌——华绒寄甲和管氏肿腿蜂,探索利用生物天敌控制和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实现遏制松...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