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8-02 08:28:4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刘 媛

  今年上半年,我市行政审批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聚焦“一都四区”建设目标,以全面完成2022年军令状重点任务为抓手,扎实开展“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在行政审批方面做“减法”,在优化服务方面做“加法”,以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最优区”建设。

  容缺受理制度核心在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其宗旨就是让群众少跑路或者“最多跑一次”。市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容缺受理”,组织26个部门梳理出“容缺受理”事项139项,开辟“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为环亚源产业园、锌业公司技改等项目及时办理节能审查、项目备案等建设手续,今年以来共受理“容缺”审批11项。同时,围绕“高质量项目建设年”,聚焦“3+N”产业集群、“两九一争先”、“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等重点工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项目建设涉及的用地、规划、市场准入等许可事项,进一步精简优化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强部门联动,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后补等工作举措,在为新建项目提速度的同时,为莲湖公园东侧棚户区改造项目、市疾控监测应急综合楼项目等“半拉子”工程的相关手续办理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针对市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组织联合踏勘、评审会商50多次,上半年共受理相关审批72项。

  改革创新是提升工作质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不断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满街跑”“满楼跑”向“一趟不用跑”转变,让企业和百姓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得到企业和群众认可。以政务服务集成快办为着力点,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市政务大厅开设9个服务专区,精准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掌上好办”,12345热线归并整合国家政务服务热线15条,“双号并行”热线55条,受理工单19万多件,总办结率达99.9%。上半年共受理群众诉求10.61万件,全市1.4万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096项事项实现“一门受理”,全市网上可办率达93.37%,各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列。同时,全面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今年新修订完善办事指南234类,健全制度61项;市级264项行政许可事项顺利实施集中审批,全市集中审批事项已达2133项。推进200项高频事项“全省通办”,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后补等创新举措。目前,全市共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765项,办件量近11万件,总结探索的相关改革案例被评选为第三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全省十大优秀案例等。

  在精简创新审批模式方面,我市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推进集中审批,市级层面分批次梳理划转了264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集中办理更加便民高效的审批事项,市县两级累计划转事项2133项,划转率位居全省前列。对划转承接事项审批流程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优化再造,累计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294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50多项。目前,市县两级审批局累计办件9.3万多件,压缩时限70%以上,实现了“划得准、接得住、办得好”的预期目标。

  我市还围绕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优化涉企事项办理流程,积极推动企业登记规范化和开办注销便利化,实行全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审批时限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调整为即办事项,当天办结。探索推进商事集成注册、“一业一证”、“证照联办”等改革,积极推动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开办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3.18万户,今年新增市场主体6327户,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持续激发。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建设,推进更多高频事项“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扎实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有效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全方位保障重点项目审批落地。

  • 相关阅读
  • 云中商洛 人间仙境

      本报记者 杨鑫  熊耳山上观赏云海日出  云海笼罩下的中心城区  云雾缭绕戴云山  远山、云海、熊耳山交相映辉,如同一幅美丽画卷。  戴云山成为市民打卡地  在戴云山俯瞰二龙山水库  云海环绕熊耳山...

    时间:08-02
  • 促进茶叶流通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李 敏  七月佳茗迎盛事,茶香悠扬满长安。7月28日至31日,第十六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在西安浐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涉茶、爱茶人士,共赴茶叶盛宴,共品茶香茶韵。  本次茶博...

    时间:08-02
  • 护好这片绿 换得金山来

      ——商洛市发展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本报通讯员 靳天龙  商洛市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是我省唯一全域处于秦岭保护区的地级市,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

    时间:08-02
  • 陕西省大众乒乓球公开赛(商洛站)圆满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党率航)7月28日至29日,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乒动三秦”2021—2022陕西省大众乒乓球公开赛商洛站比赛在商洛学院丹江校区体育馆举行。  本次比赛由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

    时间:08-02
  • 志愿者合力勇救轻生少年

      本报讯 (记者 杨 鑫)8月1日下午,在商州城区彩虹桥上,一少年突然翻越护栏准备跳桥轻生,被路过的两名志愿者合力救回。  当日14时许,市民李锋斌准备回家,看到一个蓝衣服的孩子在彩虹桥翻护栏,觉得不对劲,就...

    时间:08-02
  • 中华少年说语言艺术展演商洛展区举行颁奖

      本报讯 (通讯员 郭万宝 记者 巩琳璐)8月1日下午,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慈善协会等主办的第四届中华少年说语言艺术展演“商洛慈善杯”商洛展区颁奖典礼在商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中...

    时间:08-02
  • “党报小记者 童眼看商洛”活动走进消防救援站

      7月29日,商洛日报小记者团走进商州区北新街消防救援站,与消防员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训练,参观各类消防器材,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8时30分,30多名小记者走进消防员宿舍,消防员演示了如何快速把被...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