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22℃商洛“夜经济”

22℃商洛“夜经济”

2022-08-04 09:00: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侯 彬 李依玻 石 磊

 

  商洛市区夜景

  学生在暑假体验摆摊的快乐

  市民正在步行桥的地摊旁选购水果

  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入口处,大学生创业者自制的冰粉成为新晋“网红小吃”。

  繁华热闹的莲湖商业步行街

  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附近,传统糖人手艺引人驻足,绽放光彩。

  位于民居路的商州夜市人来人往

  夏日商洛城,烟火味浓。

  商洛城区的傍晚,夕阳余晖洒在丹江两岸,凉爽的晚风将闷热一扫而空,忙碌了一天的市民或结伴漫步江边,或围坐在夜市的小摊边畅饮,伴着动感音乐尽情享受慢生活的惬意。夜幕降临,商洛城区渐渐点亮街灯,各色美食让城市的夜晚充满了浓浓烟火气。夏日里,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释放“夜经济”活力,丰富群众生活。

  “忙活了一天,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晚上跟家人出来乘凉,来夜市尝尝美食。”

  “新建的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非常不错,有玩的,还有吃的,我和家人经常来。”

  ……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我市“夜经济”也展现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商家纷纷借此东风,在挖掘“夜经济”潜力上动足脑筋,创新消费模式新花样,觅得更多商机。北环路上,市民申先生以自用车的后备箱为摊位,销售起了自制奶茶。“我做的奶茶味道很好,夏天很多市民都喜欢在北环上乘凉,所以销量不错,现在有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样做起了‘后备箱生意’。”申先生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夜间经济主体,涵盖了服务业的多数行业,餐饮、住宿、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市借鉴国内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和设施完善,综合施策释放夜间消费潜力,持续拉动居民消费,为“夜经济”的发展和提档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

  • 相关阅读
  • 修鞋匠

      孙女的一双白皮鞋鞋带儿粘不紧,走路鞋就掉,我和妻子送她上幼儿园,途经县城服务路口时,正好遇到修鞋师傅摆开早摊儿,我们便坐下来,请师傅修一修。  修鞋师傅是个中年男人,清瘦,冷峻,寡言,一脸兢兢业业...

    时间:08-04
  • 青春在乡村教育舞台绽放

      本报通讯员 杨远彦   在商山大地,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在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开阔了乡村学生的视野,滋润着乡村教育的沃土,乡村的文明之...

    时间:08-04
  • 商洛供电公司雨后抢修保供电

      本报讯 (通讯员 祝 赫)7月26日晚至27日,突袭的暴雨导致国网商洛供电公司7条10千伏线路出现不同故障,其中洛南4条、镇安2条、商州1条,涉及配变190台18242户用户,排查故障主要原因是雷击和树倒压线。面对突发天...

    时间:08-04
  • 22℃商洛康养名片——秦岭江山

      秦岭江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市区33公里。景区森林面积21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年平均气温15℃,原生态的山、水、石、林、洞、潭、溪、瀑随处可见,独有的喀斯特地貌和石林是秦岭地区罕见的海石芽地质...

    时间:08-04
  • 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习惯

      南星  商洛是陕西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地级市,生态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年持续稳定在330天以上,生态环境质量居陕西之首。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的商洛实践,加快建设高素质...

    时间:08-03
  • 让残疾人生活越来越有尊严

      ——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李小龙  7月28日,走进商南县城关街办任家沟社区国力康养产业园,数十名残疾人士正在车间编织塑料椅的椅子面,宽约1厘米的黑色塑料条在他们...

    时间:08-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